据《今晚报》报道,餐饮市场中,一些商家在甜点、菜肴中加入金箔、金粉,寓意吃了之后新年能“行大运,发大财”。一些消费者为了“图吉利”“讨个好彩头”,也甚是买账。
【 高端大气上档次|遏制“食金之风” 涵养节俭风尚】此前也有媒体调查发现,在酒类、糖果、咖啡、火锅乃至调味品中添加金箔金粉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些食品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而“食用金箔健康养生、美容养颜”等说法也十分流行。
“食金”在我国古代便已存在。不过现代科学早已研究表明,金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或者味道,即便食用少量金箔,它也会原封不动地离开人体;如果食用过多,甚至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另外,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今年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可见,在食品中添加金箔金粉,既没有营养价值,又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谓“一无是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人非要“食金”?从报道来看,“食金”者对于此类食品的关注点往往在于“视觉震撼”“奢华”——说白了,把昂贵的金子当食物,能显示食用者身份“高贵”、有面子。
“食金”行为无疑是奢靡浪费、拜金主义的思想在作祟,与当前全社会倡导的勤俭节约之风背道而驰。
遏制“食金之风”,既要“由外而内”,通过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净化市场环境;更要“由内而外”,大力涵养全社会的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和戒奢尚俭之风,营造全民节约的社会氛围。当杜绝浪费、勤俭节约的风气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转化成全社会“自然而然”的具体行动,那么所谓“食金之风”也就自然失去滋生的土壤了。
来源:今晚报
推荐阅读
- 调价|喜茶告别30元档,最低9元…“高端茶饮”玩不转了?
- 降价即爆单,高端新茶饮品牌依然玩得转|一克商评 | 奈雪
- 降价即爆单,高端新茶饮品牌依然玩得转|一克商评 | 小红书
- 生活好搭档,乐享健康
- 赵平|喜茶、奈雪,挤不进县城...小镇青年不爱高端奶茶?
- 黑椒|开店案例 | 浙江这家定位高端私房菜会所如何管理?
- 咖啡|一杯“星巴克”能说明什么?在所谓的高端背后,满满的小心机
- 葡萄酒|曾经被认为是高端奢华的红葡萄酒,为什么现在卖不动了?
- 茶泡饭|杭州新店|本逸?炙料理高端日式烧肉
- 余欢|文化创意赋能传统美食 南京老门东拓展高端饮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