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更新|他在地球 让种子在月球发芽( 二 )


研发期间,团队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无私帮助,“嫦娥之父”叶培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资深专家给予了团队大量的指导 。对此,谢更新感慨道:“项目是吃着百家饭,集众人之力长大的 。”
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团队只能拼命和时间赛跑 。2017年临近春节时,热控及试验方案推进遇阻,团队就一起飞往北京,与航天五院总体部的专家,临时集中办公整整5天,最终使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
除了时间紧迫,团队还遇过多次突发性技术难题,经历了几次“归零”危机 。在某次进行低温存储试验时,设备持续处于低温环境8小时后开始漏气 。设备漏气就意味着此前的一切努力全部归零,大家心里都有些慌了 。当日凌晨2点多,团队开会讨论决定立即终止实验 。随后,他们把设备送往山东烟台,和当地专家讨论,逐一验证解决方案,但各种“堵漏”方案均以失败告终 。
“从密封材料上找突破口,一定要把问题找出来!”当晚12点多,谢更新立即和团队开会讨论,转变思路寻找替换材料 。
找到了突破口,团队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杨小俊和张元勋等团队成员一早带着设备赶赴陕西西安,和密封圈研制专家沟通,重新选材;随后,联系生产单位立即开模、在现场跟产……仅用3天时间,团队就完成了密封圈生产,经试验验证,产品完全符合探测器总体的漏率标准 。
“如今说起来容易,但当时不看好我们的人有很多 。团队成员最多时有五六十人,但很多人坚持不了多久就退出了,最后核心成员只有十几个人 。”杨小俊说,“创新并不容易,有几次我们都想放弃了,不过都是谢院长顶着压力让我们做下去 。”
“铁石心肠”背后也有温情
“我们有多忙呢?这么跟你说吧,这几年团队核心成员无一人休过一个整天的假 。”杨小俊说,因为团队很多成员不是学航空航天专业出身,大家只得挤时间、四处请教,奔波于各个合作单位,寻求指导 。
杨小俊几乎常驻北京,负责沟通各项事宜 。团队成员之一、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主任设计师张元勋两年飞了200多次,其中去北京72次,烟台22次……一出差就是几十天 。记得最忙时,孩子刚刚出生几个小时,张元勋却不得不告别老婆孩子前往北京进行试验 。
“我也知道大家辛苦,但进度表就在那里,我不得不铁石心肠地要求他们 。”谢更新叹了口气说,2018年10月9日团队都在西昌为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组装合盖做最后的准备 。可就在这时,由于环境原因,载荷罐需要重新进行封装 。
当时,杨小俊的岳父、岳母马上要做手术,他的孩子也生病需要照顾 。平时就很少顾家的杨小俊不得已,向谢更新开了口,希望能回家 。
“我当时硬着心肠拒绝了他,请他给家人解释下,看看能否请亲戚朋友帮帮忙 。”谢更新说 。
“说起来真是不近人情,不过我后来也理解了 。”杨小俊说,谢更新是“刀子嘴、豆腐心”,工作上要求严格,批评起人来,也不会留情面,但背后却又会默默地为大家解决问题 。谢更新不让杨小俊请假回家,却给自己的妻子打了电话,让她去帮忙 。
2018年10月10日下午,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终于解决了之前的问题,在地面组装合盖 。
就在嫦娥四号卫星发射前,项目组在西昌开了一个会,参与该项目的70多位专家也被邀请参会 。一贯“说硬话、干硬事”的谢更新,在会上却一反常态向大家提了一个请求 。
“发射前很多人跟我说,你们的东西可别还没到月球就发芽了,或者一到月球就蔫了,那就成笑话了 。我想说,创新就别怕出丑;但就算我们失败了,也请各位专家能继续支持这个团队 。”谢更新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