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纯度|新材料实现氢气提纯“一步到位”
文章图片
中空纤维膜材料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
陶瓷膜是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形成的非对称膜 。因其稳定性好、强度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植(药)物深加工、生物医药、发酵、精细化工等众多生产生活领域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江河清与德国汉诺威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钛基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 。相较于传统铁基双相膜的化学不稳定性,钛基双相膜材料在含有水蒸气和高浓度氢气气氛下处理100小时,仍然保持原有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抗还原稳定性十分优异 。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材料可以一步制备不含一氧化碳(CO)的高纯度氢气,后者可作为燃料直接用于氢燃料电池 。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
陶瓷透氧膜优越性明显
陶瓷透氧膜是一类同时具有氧离子—电子混合导电性的陶瓷膜,对氧气具有100%的选择透过性,相比传统技术具有明显优越性 。
“以美国Air Products公司来说,该公司采用膜技术制氧,与传统的深冷技术相比,投资成本降低25%~30%,能量消耗则降低35%~60% 。”江河清对《中国科学报》说 。
此外,在化工生产中,利用膜反应器还可合并反应和分离这两个彼此独立的过程 。“例如,可利用透氧膜一侧供氧方式实现膜另一侧天然气高效转化为合成气、乙烷、乙烯等高价值化学品,实现天然气的资源化利用 。”江河清解释道 。
基于此,美国能源部早在1992年就制订了Gas To Liquid(GTL)计划,设想通过膜反应器技术将甲烷转变为合成气,并先后成立了以Argonne国家实验室和Air Products公司为首的研究团体 。
氢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石油炼制以及半导体生产和燃料电池行业中 。以储量丰富的工业副产氢作为燃料电池的氢源,有利于解决燃料氢气存在的高成本和大规模储运问题 。
然而,工业副产氢中含有微量的CO等杂质,会使燃料电池电极中毒失活,严重影响其操作稳定性,迫切需要发展全新、高效的制氢体系,以攻克工业副产氢分离纯化过程中面临的工艺复杂和氢气纯度低的难题 。
“这种混合导体膜的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实现了化工生产的过程强化,避免了复杂、高成本的分离纯化过程,在氢气分离制备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江河清说 。
让氢气分离技术更经济
“目前,制氢在工艺和技术上可分为四大主流:电解水制氢、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物制氢、生物质制氢 。”江河清介绍,“电解水制氢可直接得到不含CO的燃料氢气,然而其成本高,不利于该技术广泛推广 。化石燃料制氢等三类制氢技术成本虽然相对较低,但其产生的氢气并不能直接用作燃料氢气,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CO,且必须经过后续分离纯化过程才能用于燃料电池 。”
科技部在近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2020年度重点专项的考核指标中,明确提出燃料电池系统中氢气CO含量不超过0.2ppm,这也对制氢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
【氢气纯度|新材料实现氢气提纯“一步到位”】据采访人员了解,目前,工业上通常利用变压吸附法分离提纯氢气,然而这种方法工艺复杂、能耗大,且在纯化过程中需要提供较高的压力,对整个制氢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
不过,江河清指出,“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反应和分离耦合,一步直接得到不含CO的氢气,易于后期集成化操作,投资和占地面积较小,是一种更经济、更有前景的氢气分离技术 。”
推荐阅读
- 氢气|这种“网红产品”千万别这么吃,小心分分钟“炸锅”!
- 如何用纯度75度的酒精消毒(怎么用75度酒精消毒)
- 小孩玩的气球是氢气还是氦气小孩玩的气球是氢气吗
- 辐射制冷|新材料实现“外太空”制冷
- 氢气|水分子光解或是星际振动激发态氢气重要来源
- 氢气燃烧现象(氢气为什么会燃烧)
- 丙烷|筛分新材料“吸”出高纯丙烯
- 剑齿虎|新材料揭示晚中新世剑齿虎属演化迁徙关键一环
- 固态电解质|新材料加速固态锂电池商业化
- 硅晶体管|非硅晶体管:新材料能否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