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品目录|抗癌药“灵魂砍价”进医保后缘何难进医院?( 二 )


要将药品大范围用于患者,需考虑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局限性、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性、临床研究指标的局限性、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很多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在上市数年后,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才被发现 。”赵斌说 。
当医生确认提交用药申请时,其所在的临床科室会组织专家初步遴选,然后将遴选结果提交给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进行审核 。随后,医院会定期召开药品遴选会 。
“遴选药品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治疗需求,尤其是对治疗的不可替代性、安全性和与现有药品比较等方面进行重点考量 。”赵斌说,药品降价不会成为药品遴选的主导方向 。
如此一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召开的频率,决定了新药进入医院的时间和速度 。据了解,大部分医院召开药事会的频率较低,一些大医院一般一年一次或半年一次,个别医院几年召开一次 。而谈判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有效期为两年,这意味着,一些谈判药品还未进入医院,已过协议期 。
专业人士建议,增加医院药事会召开频次,提升药品遴选的效率 。
“双通道”或可缓解药品入院难题
“可以预测,2020年国家谈判药品在医院的配备会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但要保证所有谈判药品短期内有很高的配备率,或全部配备,显然并不现实 。”曹庄直言道 。
他透露,仍有地区将谈判药品纳入药占比、次均费用增幅等考核指标范围,这影响了公立医院配备药品,特别是费用较高的创新药的积极性 。他建议对政策进一步松绑,对医疗机构配备谈判药品提供支持 。
目前,一些地区已有这样的尝试,如云南省医保联合卫健部门通过取消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等5项考核指标,解决谈判药品入院难题 。
据不完全统计,为做好谈判药品的落地,20余个省级医保部门出台了政策,对部分谈判药品实行“双通道”的保障政策,即对参保人员使用和报销部分高值或特殊药品,实行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共同保障的办法 。
“这是医保部门‘另辟蹊径’的积极做法,解决了谈判药品进不了医院导致的供应难题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说 。
此外,陈昊认为,还应提升医院对创新药的科学认知及服务能力,提升医生对药品了解、使用能力,创新支付方式,建立多元共付的创新药的费用分担机制,优化医院对创新药的准入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合理用药 。(采访人员李丹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