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追问2020:青年人才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
2020年是后浪频出的一年 。
“嫦娥五号”发射 , “95后”女孩周承珏作为文昌航天最年轻的女指挥上了热搜;抗击新冠疫情 , 4.2万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 , 有1.2万余人是“90后”……
在科研领域 , 被称为“海啸级后浪”的曹原2020年5月又一次在《自然》杂志连发两篇石墨烯研究;
6月 ,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新一批入选名单公布 , 两年内已有左鹏飞、姚婷和张霁3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下称华科)同一实验室的毕业生入选;
12月 ,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陆朝阳等人因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登上《科学》……
每当这样的青年才俊出现在公众视野 , 他们的出身、成长路径总能成为焦点 。当个人的光环热度褪去 , 一个极具共性的问题仍值得思考:
当下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
给“曹原们”定坐标
曹原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国科大)少年班 , 他入选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可谓该校一大特色——在这里 , 类似的科技英才班有16个 。
人才济济之地 , 有来自同辈的压力 , 但也可能生出更具借鉴意义的共性经验 。
2020年5月 , 《中国科学报》刊发《“曹原们”是怎样炼成的——解码中国科大科技英才班》一文 , 借数位少年的成长经历 , 讲述了中国科大“英才班”的培养理念:鼓励尝试、强调基础和不忘传承 。
该文作者杨凡曾在中国科大党委宣传部任职 ,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 文章以“曹原们”为落点 , 原因之一就是学校里优秀的年轻人很多 。不过在中国科大 , 落到每个人身上的培养方案都各不相同 。
“学生来科大 , 第一天报到 , 第二天就入学考试 。”杨凡表示 , 本科生首次到中国科大报到后 , 要先接受入学考试 。这有助于确定每个学生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 为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 “就像抓药方一样” 。
正式开始学习后 , 每位本科生有转专业甚至多次转专业的机会 。这也已成为中国科大的特色——尽可能给学生探索机会 , 帮助他们尽早确定感兴趣的方向 。
这一做法的结果也很显而易见 。据统计 , 中国科大数学科学院排名前10%的毕业生中 , 有一半转过专业;物理学院成绩前5%的学生中 , 转入前为非物理专业的人占四成;该校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者里 , 近四分之一是重新选过专业的学生……
积累不论冷热
无独有偶 , 在另一个新闻事件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
2020年8月 , “科学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华科一实验室3博士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一文 。3人中 , 本科来自三本院校、从华科博士毕业的张霁更是因“完美逆袭”而备受关注 。
“种子的‘好坏’不应成为决定性因素 。”回顾这一报道时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下称光电中心)党委书记夏松告诉《中国科学报》 ,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 而导师要做的 , 恰恰是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优点 。
华科多名毕业生接连获得高薪职位 , 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在夏松看来 , 科学研究的“冷”“热”是相对的 。在华科 , 恰恰因为有几代人在计算机存储方向的耕耘累计 , 几位“后浪”所在的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才能保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夏松看来 , 光电中心这一平台之所以能保持前瞻性 , “跟整个华中科技大学的使命感息息相关” 。
推荐阅读
- 名人名句摘抄大全5字(名人名句摘抄大全5字精选)
- 文艺小青年的励志句子(有什么文艺励志句子)
- 中国青年|疫情期间禁止堂食 西北大学“花式带饭”点亮食堂
- 青年教师成长感悟(青年教师成长感悟是什么)
- 年货|返乡青年年货推荐:传统炕房熏制,土家族腊肉香肠
- 参赛|“星”厨出道,第二届广州市“青年粤菜师傅”双创大赛落幕
- 大赛|青年厨师“比武”粤菜烹饪 角逐广州“青年粤菜师傅”大赛
- 北京青年|第三届“中国餐饮红鹰奖”公布三大奖项
- 古代君主重用人才的句子(古代君主重用人才的句子有什么)
- 技能|五星名厨现场教学 顺德举行青年厨师烹饪艺术技能提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