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突然!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被申请破产

“有汇源才叫过年”,这句广告语陪伴许多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如今,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果汁大王”汇源被申请破产。
7月16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增破产重整信息,案号为(2021)京01破129号,申请人为山东德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国民|突然!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被申请破产
文章插图
此外,企查查显示,7月2日,汇源被强制执行超15亿元,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很久没有看到这个牌子了” “小时候经常喝,当年的国民饮料,现在都快忘记了。”
作为曾经的“国民果汁”,汇源曾经长期稳坐国内果汁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1996年,汇源果汁通过7000万元巨资竞标央视5秒带标广告权,一举打下知名度,随后推出的果汁产品,也广受市场欢迎。
国民|突然!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被申请破产
文章插图
汇源曾经是过年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料
1月13日晚间,汇源果汁曾发布公告称,联交所宣布将于2021年1月18日上午9点起,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条取消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
国民|突然!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被申请破产
文章插图
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取消汇源果汁上市地位
01
从风光上市到黯然退场
曾经的“果汁大王”到如今黯然退市,成立28年的汇源果汁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线拉回1992年,汇源集团的创始人朱新礼当时还是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受到改革开放浪潮的鼓舞,他决定辞职创业,在接手了负债累累的沂源县罐头厂后,成立了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可是当时国人并没有消费浓缩苹果汁的习惯,汇源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卖不出去。1994年初,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朱新礼只身一人前往德国慕尼黑参加食品展销会,没钱吃饭,就在宾馆里用背来的山东煎饼充饥。熬到最后一天,终于遇到瑞士一家买主,拿下了500万美元的浓缩苹果汁出口订单。此后,汇源浓缩果汁相继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10月,朱新礼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997年,汇源果汁斥资7000万拿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秒的广告时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汇源果汁当年的销售额。短短数年,汇源果汁迅猛扩张开始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2007年2月,汇源果汁赴香港联交所上市,筹资规模为24亿港元。
国民|突然!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被申请破产
文章插图
上市后,资金充足的汇源果汁,一口气在山东乐陵、吉林舒兰、辽宁锦州等地布局了9家工厂。
然而,一场“收购风波”让汇源从顶峰开始跌落。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及其旗下全资附属公司AltanticIndustries联合宣布,将以总价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以及汇源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注销汇源全部未行使购股权,提出自愿条件现金收购建议。
受此消息影响,9月3日汇源果汁的股价直线拉升,暴涨164.25%。
与资本市场的火热相比,国内的舆论环境却冰冷异常,据证券时报报道,当时有高达82%的网友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7个月后,商务部以反垄断为由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案。随后,汇源果汁的股价一路暴跌,短短3个交易日跌去了近58%。
朱新礼后来回应,他是想借助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销售链,将中国农产品推向全球。可口可乐25亿美元注资将作为他推动大农业发展的启动基金。“最终事情走向了反面,可以说中国老百姓们太爱汇源了。”
02
亏损连年 积重难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