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反映
我表哥结婚也是这样的,碰到不认识的人来要钱 。我大舅家是我们当地挺有钱的人家,我表哥去年结婚,新娘下车仪式刚开始就有老头来要钱,给了10块钱和一盒烟还不走,后来多给了20 。刚走没多大会又来了一个,同样讨价还价走了之后又来了一个,反反复复来了六七个,想着是团伙商量好的 。真是太不应该了,人家家里大喜得日子不该去扫兴 。反而让别人家里都不高兴 。
我结婚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人,我下午穿着旗袍从酒店回家,一个保洁就拦着我非要我给她红包,我说你看我身上有兜吗?我连手机都在别人身上,那人不听非要让给,还把电梯门挡着不让走,后来趁她不注意才关上门走了,结果她跑我家去把喜字全给我撕了,还扔在了我家门口 。简直太过分了 。
是这样的,记得05年底朋友结婚,我做伴郎,去接完新娘回去的路上,突然间几个专业乞丐(三男两女)拦住新人坐的婚车不给走,说是要彩头!先是每人给了10块钱,要完还说再给我10块.不给还不让走!
给了一个其他人也跟着要!这样重复给了差不多三百块还不肯走,冲他们发火了都还不走!还是其他路人看不过去把他们赶走了!那个时候起不会再给这些人一分钱!古代的乞丐讨得是不饿肚子,而他们这是打劫,可以发家致富 。
五月份结婚的时候,老公他们村的二十多个小青年拦着要喜钱,不过千不让走,我是天津的,在我家这边没有拦婚车的习俗,因为耽误的时间太长了,结婚当天胃还不舒服,于是就问还有完吗?那些小青年一听,说不到下午别想走 。
说实话我个人不喜欢这种习俗,在那墨迹半天跟乞丐有什么区别,别人结婚高高兴兴的,你去那墨迹半天不是诚心给人家添堵吗?
“组团拦婚车”无关讨喜实为敲诈,这样的执法定性,才更具惩治威慑 。前不久就有一则报道,河南濮阳有一胖小伙儿专门以拦截婚车索要喜钱为生,长年来没有人制止,也没有人报警追究责任,小伙儿索要的喜钱从起初的几十元一次一路涨到如今的二百块一次 。多年的讨喜钱经历让其在河南濮阳当地有了一定的名气,俨然成了一个“路霸” 。而最近,在舆情汹汹之下,当地警方发出通报称,濮阳市“拦婚车小胖”高某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消息传出,当地市民直呼“大快人心” 。
“讨喜式”敲诈虽然戴着“喜洋洋”的面具,但终究是强讨强要的现代版剪径 。而为什么在对这种“趁喜打劫”恶劣行径的处理上,有的只是训诫警告,有的仅为行政拘留,有的却可按上“敲诈”之罪?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收集证据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不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特别是那些婚车队伍,遇到陌生人的“拦车索钱”,是选择迅速举报、积极作证,而不是宁可“花点小钱,求个顺利”,这其实就是让“讨喜式”敲诈得不偿失,甚而次次付出很大代价的正确作为 。
应该说,“讨喜式”敲诈的个人或团伙,既有本土帮,也有流窜者 。如果对其潜在危害缺乏足够重视,“组团拦婚车”就会蠢蠢欲动,乃至肆意妄为 。所以,坚决打消某些人不劳而获的渔利期望,并且强力震慑其“被抓也没事”的思维误区,不仅需要市民群众遇事即报,有关部门也应利用各种监控资源,既要“报而究之”,也要“不报也究” 。唯有这样,“讨喜式”敲诈才会有忧无喜、日渐式微 。
支持处理拦婚车的理由:
原本在最开始,“讨喜钱”是讨个好彩头,可后来却被大家越来越物质化了,一大堆的不相干的人利用这个所谓的习俗,便经常围堵别人喜车,讨所谓的喜钱,你讨喜钱也就算了,还嫌喜钱给得少,这是几个意思呢?到底是讨喜钱还是抢喜钱呀?
推荐阅读
- 抖音配音说话怎么弄老头声音?抖音的语录配音从哪里找的?
- 高老头好词好句 高老头摘抄经典段落
- 老头摔完盖儿摔茶壶
- 丁老头口诀简笔画 丁老头口诀的画法
- 小沙只得规规矩矩有老头摆布改为双重否定句 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改为双重否定句
- 丁老头简笔画
- LOLS8英雄联盟8.20版本时光老头基兰最新符文
- 胡子狗是什么狗 胡子狗是雪纳瑞也称老头犬
- 抖音老太太视频怎么弄
- 和法国老头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