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信仰|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占比用意何在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 专家解读
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占比用意何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提升法治教育课时占比,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等 。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需要破解哪些难题,怎样才能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
围绕这些问题,《法治日报》采访人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治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治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秦硕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运慧 。
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缺课时缺师资缺教材
采访人员: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为什么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袁治杰:近年来,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不显著;另一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自2017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开始增加,给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当下,青少年的父母很少有认真对待法治教育的,法治教育很难和艺术、才艺类的教育相比,因此通过课外教育推动法治教育并不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课题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
王运慧: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中央就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中央相继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其中都提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的要求 。
与此同时,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自然被重视并提上日程 。
采访人员:目前,我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方面,有哪些难题需要破解?
袁治杰:中小学法治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三点 。
第一,缺师资 。法治教育毕竟对专业性有一定要求,中小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传统上都是由讲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讲,这些老师基本上没有专业学习过法律,很难胜任 。
第二,缺适合中小学生的法治读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同事合作组成律豆博士团队,创作了《正义岛儿童法治教育绘本》,2018年正式出版,努力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 。后来我们又创作了《从小学宪法》和《不一样的民法典漫画儿》,但市面上这样的书还是太少 。
第三,法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充分理解法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无论是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还是法治社会建设,都建立在法治公民建设的基础之上 。缺失有法治意识的国民,法治就是无本之木 。
秦硕: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法治教育还没有纳入学科教育,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教师欠缺法治教育能力也是问题之一 。一线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法学理论、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的掌握都有一定欠缺,很难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课本教学真正理解法律、活用法律,形成法治思维 。
王运慧:法治课堂教育如何实现专时的课程、专门的教材、专业的授课教师等都是目前面临的困难 。
比如,设立专时的课程,必然要减少其他课程的时间,如何从原来的德育课或者思政课里独立出来,与其他传统学科进行权衡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专门的教材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对法治的认知和接受的不同程度来编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