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士|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入院第一课”:珍惜荣誉,做顶天立地的院士

■采访人员 韩扬眉
11月29日下午和3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2021年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 。
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出席仪式并讲话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周济、徐匡迪出席仪式,对全体新当选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并给新当选院士讲“入院第一课” 。
入院教育 殷殷嘱托
半生拼搏,苦寒梅香,这是科研人员数十年奋斗的至高礼赞 。
宋健首先回顾历史,讲述了中国工程界的使命担当,以及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他勉励院士们应成为战略科学家,希望各位院士在继续引领自己专业和部门完成新任务、攀登新高峰的同时,注意跟踪研究与本专业、本部门相联系的工程技术宏观问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知识、智慧和力量 。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是大家科技创新生涯的终点,而是参与伟大事业、开启伟大征程的新起点 。”周济希望院士们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指出要认真履行作为院士的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主动服务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
徐匡迪希望院士们珍惜荣誉,守正扬清,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 。要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和历史使命,学习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切实担当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学术上不懈登攀、精益求精,在品德上不断砥砺、严于律己 。
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朱光亚曾在年迈之时,语重心长地说,“把好入口关!”
历任院长都在努力塑造中国工程院的精神内核 。“今天举办新当选院士学习教育,邀请老院长们为大家上入院第一课,这是我们第一次用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工程院的传承发展 。”李晓红说 。
勇当“四士” 顶天立地
创新无止境、奋斗无止境 。新当选院士从李晓红手中接过“院士证”,意味着接过了更高的使命和更大的责任 。
李晓红希望新院士以成为院士为新的起点,以归零的心态整装再出发,把好传统带入到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做永远跟党走的忠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斗士、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士、捍卫院士称号纯洁性的卫士,努力为国家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
李晓红强调,要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拒绝无实质性贡献的各种“挂名”;避免院士头衔滥用,坚决不当“全能院士”,不参加与本人无关或不熟悉专业的鉴定、答辩、评审等活动;在院士遴选、战略咨询等工作中,要心存敬畏、洁身自好,坚守纪律红线,自觉抵制种种不良之风的诱惑,传承院士队伍的好作风 。
李晓红希望全体院士们能“顶天立地” 。要有仰望星空的高远之志,要有扎根一线的踏实之风,要有充盈天地的浩然之气,要有法天则地的敬畏之心 。
不忘初心 接续奋斗
“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院士们身上也凝聚着伟大时代对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历史重托 。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型号总设计师朱坤作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新院士,“感到无比荣幸,亦深受鼓舞” 。朱坤说,航天技术难度很大,必须通过创新超越前人,也必须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踏踏实实、一心一意扎进去研究 。
“我要带着年轻人一起奋斗,把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传给新人,让航天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进而突破一项项‘卡脖子’技术,研发出一代代大国重器保家卫国 。”朱坤表示 。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新当选院士胡晓棉认为,当选院士是新起点,未来会承担起对国家能源矿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以解决最紧急、最紧迫问题为目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