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古籍家底,对古籍进行修复,让古籍中的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
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经修复了370万叶珍贵古籍 。近日,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成果及相关古籍保护工作新闻通气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了这一数字 。
摸清古籍家底,对古籍进行修复,让古籍中的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
古籍保护
是手艺活也是技术活
在古籍修复室,修复师们耐心与岁月留下的痕迹交手 。不是单纯抹去它,而是要整旧如旧,最小干预 。
全国2700余家单位收藏的近3000万册古籍中,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 。“天禄琳琅”藏书,明嘉靖刻本,仅存一册 。整册水浸,残留大量泥污并伴有霉蚀;后半册挤压变形、严重残损,后书衣已缺失,部分书叶下半部缺失;书叶褶皱,部分断口并伴有撕裂、残损,书叶边缘褶皱、絮化 。
修复师以干揭法分离书叶,轻扫去除泥沙、霉蚀;进行溜口、修补破损处等操作,糟朽、絮化严重处用薄皮纸加固,并适当加宽搭口;压平后,选择边缘完整的书叶作为参照,裁齐书叶边缘的接出部分,使书叶边缘整齐 。修复师还以同样方式修补护叶,并按前书衣颜色配纸,修补后书衣,按原装帧形式复原装帧 。
就像给古籍施了一场关于时间的魔法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前,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这几年,办培训班、师徒传习、学历教育一起发力,修复师数量已经增长10倍 。
不过,古籍保护,并非完全手艺活 。张志清就介绍了他们的一项新技术——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 。
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它在酸性环境下很容易降解 。降解,在我们可感知的层面上,表现为纸张的机械强度下降 。也就是说,它更容易老化、变黄、变脆,更易碎 。
酸化最严重的书,多是民国前后生产的书 。那时,西方的造纸工业刚进入中国,新的造纸工艺还不够成熟 。造纸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明矾、松香作为施胶剂,增加了纸张的酸度 。
当时生产出的纸张,本身酸性就高;再加上民国至今书本的保存环境比较复杂,民国书籍就成了酸化的重灾区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国家图书馆从2015年起开展脱酸研究工作,共研制脱酸设备两台,除尘设备1台,获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研发了无水、液相、整本、批量、全自动、安全、有效、经济的脱酸工艺 。
在古籍等文献的修复过程中,经常采用单页的方式进行脱酸处理,需要将书籍等文献的装订去掉,脱酸后再进行装订,耗时耗力 。国家图书馆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单次可脱酸100页左右的文献80本以上,并且可以做多个脱酸罐,同时进行脱酸处理 。
目前,这一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更广范围的应用 。更多酸化文献,将更高效、更安全地获得新生 。
文献缩微
不时髦但是很可靠
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二层的善本特藏阅览室,读者可以用缩微阅读器,阅览载有珍贵文献的缩微胶片 。
这些缩微胶片,大有来头 。
进入纸本缩微工作室,只见工作人员将文献置于稿台中心位置,调整合适的缩放比例,找到合适的曝光参数,他右手拿测光表,左手操控仪器的旋钮,之后用脚踩下拍照的快门键 。
推荐阅读
- 种香芋的方法和技术(香芋如何施肥)
- 耐冬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耐冬花的养殖方法)
- 鹌鹑养殖方法(鹌鹑养殖技术说明)
- 梅豆种植新方法(梅豆种植时间及技术要点)
- 乌榄种植技术和方法(乌榄树喜欢什么种植环境)
- 调料|原来糖还可以这么绚丽多彩,一起来了解当年胡同的传统手艺糖人吧
- 京葱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葱的种植技术)
- 白术种植方法管理技术(白术种植如何管理)
- 雅乐之舞养殖方法(雅乐之舞的养殖技术说明)
- 马蹄金怎么养(马蹄金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