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 二 )


另一个集团则主张不急着立储,也不明说以后立谁为太子,这一集团以郑贵妃为首,主要力量是郑承宪、郑国泰、郑承恩及一些投靠他们的朝臣,而最大的后台就是万历帝 。

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

文章插图
面对立储派的猛烈攻击,郑氏集团狼狈不堪,为改变被围攻的局面,郑国泰等人听从御史何选的建议,以退为进 。
以“朝野公论,郑氏祸福”的利害关系劝说郑贵妃做出姿态,向万历帝建议立储,他们则同时上疏,“请早立国本” 。
万历帝则配合他们使岀“苦肉计”,将郑承恩贬为庶人,郑国泰夺俸一年,然后把郑贵妃的请求和郑国泰的奏疏给朝臣看,斥责大臣们冤枉好人 。
郑氏集团放出了“烟雾弹”后,让万历帝在前台与朝臣周旋,他们则韬光养晦,伺机打击对手 。
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虚岁20,已过冠婚年龄 。立储派又一起上疏,要求先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再以太子的礼仪举行婚冠大典 。
而郑氏集团则大唱反调,“请皇长子先冠婚后册立”,并且要皇三子一同冠婚,旨在掩饰皇长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贵贱差异,再次拖延太子的册立时间 。
郑贵妃故伎重施,在万历帝面前哭闹不已,要他履行在大高元殿神像前的密誓,坚持不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于是万历帝下曰要先为皇长子举行婚礼,册封之事以后再说 。
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

文章插图
立储派不仅封还谕旨,据理力争,而且把这件事闹到很久不过问朝政的慈圣太后那里 。
慈圣太后得知万历帝和郑贵妃所作所为已触犯众怒,甚至会动摇国之根本,于是召见万历帝,命令他立即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以稳定人心,巩固统冶 。
万历帝在内外压力下想不出任何办法,某天他突然想起玉盒中的密誓,打开一看,密誓几乎快被虫子蛀光了 。见此状的万历帝以为天意如此,他再也无法顾及郑贵妃,只好在这年十月宣布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
郑贵妃见多年的谋划以失败告终,不禁痛哭流涕,在他面前寻死觅活 。
为安抚郑贵妃,万历帝在册封太子同日,下诏书册封皇三子为福王,并允许福王暂不去封地,留在自己身边;对福王即将举行的婚礼和新建府邸的费用,超岀十倍拨给,还封赐郑贵妃及其家族 。
闹了15年之久的立太子风波,总算落下帷幕 。
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

文章插图
郑贵妃她为爬上皇后的宝座,一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却最终与皇后无缘 。她所处的时代皇权已大大衰落,皇帝成为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象征,国事的实际处置权掌握在大臣们的手里 。
郑贵妃虽然有万历帝做靠山,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太子,不顾一切地去争去夺,却至死也未能与儿子见上一面 。
【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她一生得到万历帝的宠爱,死后却无法陪在万历帝身边,孤零零一人躺在墓中,只能说造化弄人,可悲可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