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 )


走过了山川原野,走进了夜色朦胧,心中所想故园风物早已模糊,先前所见异乡风景渐渐暗淡,行之若迷,恍惚如梦,身心即将陷人无边黑暗 。沿着小路,匆匆前行,直达偏僻荒远的小城一乐乡城,一切风景陌生,一切风物荒凉 。不像在故乡,所见所闻,乡土乡音,备感亲切 。

诗人离开故乡越远,孤独也就愈加强烈,离开亲人越久,内心也就愈加冷清,越是置身他乡异地、荒野小城,心中也就越发思念故乡 。诗人似乎带着故乡远行,将乡音装进耳朵,将风物装进眼帘,将乡味融进舌头,将乡愁融进心间,走到哪儿,停歇下来,都会想起家乡,想起亲人 。是的,乐乡小城,曾经出现在陈子昂的生命世界,曾经在一个夜晚深深触动了诗人的乡愁 。
其实,每一个漂泊的游子都是陈子昂,你是,他是,我也是,不论古今,不分中外,不管来自何方,不管又要奔向哪里,离开了家乡,都要经过一些陌生的地方,都会投宿黄昏的客栈,都会经历一个晚上的不眠与惆怅,第二天,我们继续赶路,带上行囊,装满乡思,走得越远,心头越沉 。
年轻的时候,也许意气风发,四海为家,不以为意,可是,终有一天,你会感觉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走四方,魂归故里 。谁能失去故乡,谁又能忘却故乡呢?诗人陈子昂之所以对沿途风物如此敏感,如此在乎,其实骨子里是因为看不到故乡,听不见乡音的缘故啊 。

即将接近这座陌生的城市,即将安顿好这颗疲惫的心 。诗人看到,荒郊野外,戍楼荒烟,丝丝缕缕,渐渐模糊,以至消失不见 。回首刚才走过的深山老林,参天古木,参差不齐,也慢慢变得朦胧一片 。何故?天地昏暗,夜幕降临 。一切即将陷入无边的黑暗 。诗人的心也感到更加孤寂而冷清 。
一个人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一颗流浪的心面对一夜无眠 。注意两个字“断”“平”,前者描写戍楼荒烟,一丝一缕,突然不见,触目惊心后者描写参天古木,蓊蓊郁郁,如烟似雾,渐次模糊 。用词极为准确,传达出特定环境之下诗人的敏锐感受与惊悸心理 。诗中意象“野戍”“荒烟”“深山”“古木”,远近配置,动静结合,既写出了夜色加浓,黑暗来袭的紧张恐惧,又暗含僻远幽深,悲凉孤寂的心理感受 。感觉诗人一路匆匆,担惊受怕,时而走过深山老林,不见人影,时而走过荒野戍楼,紧张不安,时而抬首黄昏,天地暗淡 。


一个人就这样行走在白天与黑夜交替的时空节点,惊慌失措,无所适从 。那种不安与担心,那种焦急与顾虑,那种迷茫与困惑,安享天伦之乐,久居故乡之人,又如何能够体会得到?可以这么说,陈子昂越是置身荒野,置身黑暗,置身异地他乡,也就越加思念亲人、怀想故园 。是啊,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谁不羡慕居家自由、自得其乐的生活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