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m发誓不再来中国 威猛乐队( 三 )


《文学体验三十讲》新书分享活动现场
天目新闻:您在前言里面提到自己从文学青年变成了文学中年,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的?
苗炜:上高中的时候 。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太聪明了,他们的数理化都学得特别好,经常参加各种竞赛,可我学习这些科目就不太行,只好去看点徐志摩什么的 。
天目新闻:那当时除了徐志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一些作家对您影响比较深?
苗炜:弗洛伊德 。我印象特别深,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天突然几乎整个班的同学都跑出去了,去哪儿呢?原来是去书店买弗洛伊德,因为听说他的书是研究性和心理学的 。当时在年轻人中间特别时髦,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摇滚乐、电动游戏一样 。
天目新闻:您当时看了弗洛伊德的哪些书?能看得懂吗?
苗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肯定是看了,当时觉得自己看懂了 。我记得就是在我们家附近的地坛公园,具体哪一本我忘了,可能是拿着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坐在那儿读,实际上肯定是没看懂 。但是你也知道,有时候小孩就是会成心去看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东西,我记得我高中时候还拿着黑格尔的《小逻辑》在那看,肯定也看不懂,但是年轻人无知无畏 。
天目新闻:你们那一代人的起点好高,高中生就已经在看这么深刻的东西 。
苗炜:主要是那个时候的文化生活就那么贫瘠,并不是说起点高 。比如我们那时候听说英国的威猛乐队到北京演出,大家都跑去买票 。听说有一首歌特别好听,就不停地用磁带翻录,不像现在下一个音乐app就能听到 。同样的,大家对文化的接触也是这样,想找一本萨特的书都挺难的,想读点外国现代小说也特别费劲 。所以它是文化贫瘠造成的那种的饥渴,并不是说起点高,纯粹就是时髦 。
天目新闻:现在可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沉浸在短视频当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能谈谈您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和观察吗?
苗炜:大概五、六年前,我在《时代周刊》杂志上看到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的一个观点,他说以后阅读是精英才有的能力,我当时心想:原来当精英这么容易,只要会读书就可以了 。现在虽然各种读书活动、读者见面会都在举办,但实际上读书的人确实越来越少 。
不过,前些天我看了一个教授的访谈,他说假设如果是计算机、互联网先发明出来,书是后发明出来,那么现在也会听到很多人批评书,说它妨碍了我们快速浏览,以及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的联想能力,因为书太线性了、太封闭了 。我一听觉得也挺有道理 。人的思考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去塑造,互联网的确提供了很多人们以前难以掌握的信息,所以说,这也不一定是坏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