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罢相后心灰意冷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 )



乐府诗的作者是偶然发现庭前有梅树开花了,再出来寻找 。而且他是先看到了“花似雪”,然后才发现花还很香的 。王安石则不同,他其实是先嗅到了梅花的“暗香”,故意寻梅而来 。
“寒多未觉开”,花开的时机让诗人有点意外,可是诗中歌颂寒梅的意图不明显;“凌寒独自开”则是直接讴歌寒梅的气节 。
【王安石罢相后心灰意冷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和寻花人都是“主动”的,梅花故意在严寒中开放,并且是“独自开”,说明它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关注到自身 。王安石笔下的看花人也很“识货”,他根本不在乎梅花白不白,他看中的是梅花的“内在美” 。
而“遥知不是雪”,既可以是指诗人自己早就明白它不是雪,也可以是指一切欣赏梅花的人,早知它不是雪 。在这里,还可能是指王安石最好的学生宋神宗,早知道他不是雪 。
所以,尽管两首诗看着高度相似,但是王安石这一首明显更加富有哲理,同时也更能启发读者的联想 。于是自从王安石这一首歌问世后,另一首就被人遗忘了 。
二、“踏雪寻梅”的知音人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他自小生长在一个官宦人家 。他的父亲王益是一个才子,曾经当过大理寺丞,又有多年在地方上当官的经验 。

王益为官清廉,品性纯良,对王安石影响非常大 。王安石终身以父亲为榜样来做人 。王安石的外祖母和母亲也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知书达理的才女,他的母亲吴氏还通“阴阳术数” 。
王安石青年时代文章就写得很好,后来他从政之后,宋神宗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他请求辞职的时候,宋神宗就说:“卿,朕师臣也 。”意思是说,你是我的臣子,也是我的老师 。
在他第一次罢相之前,宋神宗可以说是对他言听计从 。北宋到了宋神宗那个时代,距离开国已经过了一百多年 。由于政策上的积弊太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沿 。但是要推行新政,就会触动权贵利益,所以困难重重 。
王安石不是北宋第一个提出改革的人,当年范仲淹也搞过“庆历新政”,最后也失败了 。但是没人骂范仲淹,因为范的新政持续的时间短,也不如王安石来得彻底 。

在第一次罢相之前,全国上下对王安石的反对呼声一直非常高 。不光大批文官反对,最后连宋神宗生母、宋英宗的皇后,全都出来反对他 。推行了新法,刚好赶上了天灾,也有人借口是新法惹怒了老天,非要废除 。
特别是在熙宁四年“庆州兵变”之后,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有所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依然执拗地不肯改变主张,就难怪会得一个“拗相公”的外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