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半堤花雨原文、作者( 二 )


换头三句:“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 。”似结似起,既总揽上阕的伤春之意,又自然转入下阕的忧国之情 。“真个”是恨极之语 。东风过了,春意阑珊,年年如此,然惟有今昔分外令人可恨;显然,词人恨之所在,并不是自然界的节序更替、年光流逝,而是人事的沧桑变化 。“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 。两句直陈其事,前句说南宋君臣的宴安享乐如过眼云烟,顷刻磨灭,后句说军情紧急,北兵将至,使词意顿时醒豁 。词人面对湖山胜景,念及危亡之祸,近在旦夕,大好河山,难免易主,于是触景伤情:“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 。”真乃字字凄咽,语语沉痛!至此,则上阕的“无奈情绪”云云,其**内涵,更一目了然了 。末结以景写情,由直而曲,倍见含蓄之致:“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仍回到春景,“犹自”两字,用笔拙重,景中见情,意同“隔江犹唱**花”,词人的潜台词是:杨柳袅娜,如在东风中得意地舒腰曼舞,它何曾懂得世人优国伤时的苦痛呢 。无限感慨,全在词人有意摄取的事物景象中曲曲传达了出来 。
古人作诗词,常借景物以抒情怀,这首《百字令》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可以看成是作者以艺术形象来象征南宋小朝廷大势已去,旨在抒发其残山剩水之叹,家国危亡之哀 。全篇比中有赋,尽管“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两句直陈其事,词境还是比较完整的 。
作者 【百字令·半堤花雨原文、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