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采茶调的独特魅力( 二 )


多栽桑树养蚕子, 又栽杨柳好歇凉 。
七月采茶茶叶稀, 姐在房中坐高机 。
织得绫罗与绸缎, 与郎织件采茶衣 。
八月采茶茶花黄, 风吹茶花满地香 。
大姐采来给二姐, 早茶没有晚茶香 。
九月采茶是重阳, 重阳泡酒满缸香 。
家家造有重阳酒, 三杯美酒祭重阳 。
十月采茶过大江, 脚踏船头走忙忙 。
脚踏船头江中去, 卖完细茶转回乡 。
冬月采茶冬月冬, 十担茶籽九担空 。
十担茶籽空九担, 采茶娘子枉费工 。
腊月采茶空一年, 背包打起讨茶钱 。
你把茶钱交与我, 今年去了等来年 。
音韵和畅, 简明清逸, 调子中以两个采茶女采茶为主线, 娓娓而诉, 在该长调中第七节, 隐约出现对爱情的描写, 这种隐约的出现足可证明采茶女在封建礼数压抑下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 当然采茶调中也有对爱的追求大胆而直率的 。 “一月采茶忙忙走, 紧紧拉着妹的手 。 看着情妹忙得很, 心中有话难开口 。 二月采茶茶叶青, 情妹对我起二心 。 本想挨拢说句话, 情妹给我一脚筋 。 三月采茶热茫茫, 约妹卖茶去赶场 。 一不注意亲个嘴, 那个滋味当吃糖……”通俗而不伤大雅, 大胆而不失情趣, 表现手法轻快而跳跃, 把采茶男女的自由恋爱刻画得入木三分 。
十二月采茶调中也有借喻历史典故咏古诵今的, 充满学问和说教, 涉及广泛, 通常也是一月一事, 一节一例, 不妨择录几节与读者共赏:“三月采茶茶叶青, 红娘捧茶奉张生 。 张生拉住莺莺手, 莺莺抿嘴笑盈盈 。 ”寥寥28字将一部《西厢记》刻画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第四句将崔莺莺的古典之美描绘得叫人叹绝 。 “四月采茶茶叶长, 韩信追赶楚霸王 。 霸王逼死乌江上, 韩信功劳不久长 。 ”楚汉分争在这节采茶调中显得十分悲怆, 给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进行了概括, 让人读后不禁为英雄的生死长叹一声 。 “五月采茶五月团, 曹操人马下江南 。 孔明曾把东风借, 庞统先生献连环 。 ”这节讲的三国赤壁之战, 采茶调中没去刻画宏大激烈的战场, 而是将在此役中两个谋士“借东风”、“连环船”的破曹良策进行“点击”, 不得不感叹此调创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娴熟掌握 。
采茶调中的卖茶调别具风格, 讲述了采茶人卖茶之艰辛 。
正月卖茶到浙江, 三亲六戚走忙忙 。
三亲六戚忙忙走, 买个物什送茶娘 。
二月卖茶到武当, 偶遇武当算命郎 。
娘子忙把命来算, 这张八字比我强 。
三月卖茶到湖北, 湖北气候太炎热 。
天气炎热要防病, 路边冷水喝不得 。
四月卖茶四川过, 峨眉山上神像多 。
十八罗汉两边坐, 求神拜佛念弥陀 。
五月卖茶茶满山, 走到湖广买绸缎 。
将钱买些回家转, 给郎缝件采茶衫 。
六月卖茶到河南, 河南地势最平坦 。
河南尽是平坦路, 挑担茶叶跑得欢 。
七月卖茶到广东, 广东骡马实在凶 。
手牵骡马声声叫, 五凤楼前抖威风 。
八月卖茶到陕西, 陕西烧酒古来稀 。
郎饮一杯茶山去, 妹饮一杯绣茶衣 。
九月卖茶到海边, 海边海马闹喧天 。
海边海马喧天叫, 飞得过海是神仙 。
十月卖茶到福建, 福建烟叶最有名 。
哥哥吃竿解愁闷, 妹妹吃竿提精神 。
冬日卖茶到云南, 哥在云南好找钱 。
有钱就有男子汉, 腰中无钱到处难 。
腊月卖茶回贵州, 贵州尽是茶山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