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原文、作者( 二 )


赏析 第一首开头两句:“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首句点明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 。”这一年中秋,适逢晴朗,所以作者预知月亮会很圆,心情也倍加欣喜 。次句写晴秋的夜晚,风里带有霜气,虽在仲秋,因地近1?v=入海之口,已有九月的寒意 。作者设想在月夜看潮,海滨一定是比较清冷的,而景象一定也更加奇妙 。三四两句:“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作者此时住在郡斋,所以招呼管门的小吏说:“这重门休得上锁,我将要在月夜看潮呢!”白居易有忆杭州词:“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着潮头 。”(《忆江南》)苏轼和白居易不同,他要亲临海塘看取潮势,并在中秋月夜看潮,这兴致比白居易的“郡亭枕上看潮头”显得更高了 。这一首只是作出看潮的打算,是一组诗的开头 。
第二首前两句:“万人鼓噪慑吴门,犹似浮江老阿童 。”连用两个比喻,描绘潮来的威势 。先写所闻,次写所见 。怒潮掀天揭地呼啸而来,潮头奔涌,声响洪大,有如万人鼓噪,使弄潮和观潮的“吴门”,无不为之震慑 。这第一句中,暗用了春秋时代吴越战争中的一个故事 。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越**队在深夜中进攻吴军的中军,就在战鼓声中,万军呼喊前进,使吴军主力于震惊之余,一败涂地 。作者借用这一战役越军迅猛攻坚的声威,来比喻奔啸的潮头,非常形象 。在第二句中,作者又用另一个威势壮猛的比喻,说是怒潮之来,有如当年王阿童统率长江上游的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阿童是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曾描述他当日的军威:“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两个借喻,都从海潮的气势着笔,是实景虚写,借以开拓人们的想象力 。第三四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是实景实写 。前两句写潮势之大,这两句写潮头之高 。“欲识”句故作设问,以引出“越山”句的回答 。这潮头很高,越山竟好似浮在浪花中间了 。越山近指吴山和凤凰山,远指龛山和赭山,龛山、赭山在萧山境内对峙,形成海门 。在诗人看来,海门在苍茫浩瀚的潮水中,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白浪滔天,怒潮如箭,诗的境界,也如同图画一样展现在人的眼前了 。
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 。作者乘兴观潮,原本是为纵览海潮的壮观而来,此刻却顿起身世之感 。他感叹自己由京城调任在外,身世悠悠,浑无定所,和江边的潮水一样,潮去潮来起落不定 。所以起句说“江边身世两悠悠”,以示悠然长往,不知何时能有归宿 。而年华易逝,白发易生,他只怕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不时掀起白头雪浪,自己也要成为“白头浪里白头人”了 。第二句,“久与沧波共白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感想 。后两句:“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1江南向西流 。”作者看到海潮上溯,竟能逼使1江南随潮西流 。1江南本不能西流,但因不能与潮势相敌,于是出现西流的情景 。作者设想,这可能是造物者体会到人有易老的心情,遂教1江南也有西流之日,以示人生未必无再少之时,将来返回朝廷仍然有望 。从历史背景来看,作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对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政持有不同的意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