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北固亭原文、作者( 二 )


词的上片描写了登北固亭所见到的秋天江上夜景,抒发了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
换头处以“漫登临”一句承上启下 。作者在秋天一个月夜,信步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久久流连忘返 。紧接着作者作了回答:“极目**沙场,事业频看剑 。”即登楼北望中原,都是作战的沙场,自己想要为国建功,所以频频地看着所带的宝剑 。宝剑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空有沙场杀敌的雄心壮志,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了出来 。“频看剑”这一细节描写,把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生动地勾画了出来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这时说自古到今,长江天堑把南北分开 。这既是对千古兴亡事的慨叹,更是对眼前南北**的批判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多少统治者凭借长江天堑,划江而治;而眼前偏安江左的南宋统治者正是把长江作为“天堑”,不思收复中原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倚楼聆听,居然听到还有人在“弄新声”,作者不禁感慨系之地问道,在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国家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的情况下,还有人在“弄”新声 。这里用语含蓄,耐人寻味,谈到这里,会自然地想起那“隔江犹唱**花”的商女,想起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人 。“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这句是说夜深人静,西州城中敲更之声声声在耳,历历可数 。这一结句是景语,但景语亦情语也 。这一声声更点,敲击着作者的心,使他想得很多、很远、很深 。
词只有七十余字,可是作者夜登北固山,既要写所见、所闻,又要写自己的所为和感想 。而感慨,又包括国家兴亡、个人功业、昔日河山、而今霜鬓等 。在这种情况下,再像常见的诗文那样,依据事物的一般逻辑,说清楚了一项内容再说另一项内容,就有很大的困难 。于是作者另辟蹊径,不管是情景、事件,还是感触,出现在作者笔下时,都只剩下了最关键的一些片断,词中虽没有交代这些意象的前因后果,但可以想象 。想象力的调动,以及各句词之间关联词句的剔除,都保证了有限的篇幅浓缩了最广的内涵 。比如“月下鸣榔”与“风急怒涛飐”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不甚连贯的,但这两个镜头一个紧接一个地闪现在面前,就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绪来 。再比如按照内容,下半阕可以分成这么四段:“漫登关 。极目**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这四组词句中就可以想到报效沙场的愿望,也可以想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或空老霜鬓的悲哀,甚至还可以通过英雄埋没和天堑废弃,把第一、二两组词句勾通起来 。想像力的调动,以及各句词之间关联词句剔除,都保证了有限的篇幅发挥其最大的表达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