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淡妆多态原文、作者( 二 )


吴曾《能改斋漫录》载:“贺方回眷一姝,别久,姝寄诗云:‘独倚危栏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 。深思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贺演其诗为《石州引》词 。悼亡诗词,不知即为此姬作否?”看来,古人并不都古板,吴曾并不以“情事”、“情词”为嫌 。那么,读者对于这首《薄幸》,不妨即以其男女情的本色来鉴赏,亦无伤“大雅” 。
诗无达诂 。吴曾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合理想象的事实依据 。“贺方回眷一姝,别久”,与此词正合 。全词的情感核心正是一个“眷”字 。“姝”者,美女也,词中所写的“淡妆多态”、“轻颦浅笑娇无奈”,正是“这一个”美女的独特之美──“多态”:“淡妆”是多态的反衬;“轻颦浅笑”是多态之一斑;“娇无奈”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多态” 。而这种形体之“多态”,不正是她内心多情而又娇羞的复杂心态的自然流露么?此词下片所写相思之苦,也正由“别久”引发 。吴曾所引之“姝寄诗”,情思深婉,形象鲜丽,引喻贴切,又可见这位姑娘文才之美 。所以作者眷恋不已 。如果是这样,这首《薄幸》词当作于二人定情之后、爱人寄诗之前的一段相思时节 。
词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特色,除了“多态”、多情之外,尤为引人注目的突出之处在于主动 。这与传统“佳人”形象有质的区别 。试看,她对意中人“的的频回眄睐”,怎不令人销魂;她一旦确认知音,便“琴心先许”、“绾合欢双带”、“把香罗偷解”,又是何等的果断、痛快!在这位真情如火的姑娘身上,可以窥见白朴《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身影 。“的的”二字,颇值玩味;既表现了作者相思时回忆往事如在目前的真切情景,又生动传神地托出了女子频送秋波的明确信息 。“的的”二字迭用,虽属罕见,但用在这里却非常明晓畅达,充溢着生活气息,使读者眼中幻化出这位勇敢女性的神采 。
这组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定情”,纯用白描手法,恰与姑娘的“淡妆”相融谐 。第二部“幽会”,不宜用白描了,便以景衬情,选用了“画堂”、“风月”、“睡鸭”、“鸳屏”等典型事物来暗写 。第三部“相思”为全词重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初次幽会之后再不见那位姑娘“踏青挑菜”,也就是再没有见面的机会 。第二层写多次托人传书递简,但阻隔重重,音信难通 。第三层写后会无期,百无聊赖,度日如年 。这三层步步递进,逼出了一个“苦”字 。于是在心中暗暗怨恨那位“冤家”的“薄幸”;于是更加珍惜那不可重复的“定情”与“幽会”,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当初的黄金细节:“淡妆多态……” 。全词就是这样形成了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循环往复的“情结”结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