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小朋友想学习科学小知识?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并有兴趣学习?( 二 )


参与“英才计划”究竟能给对科学兴致勃勃的青少年带来哪些收获?来自天津市南开中学的2017级“英才计划”学员戚涵 , 斩获了美国智能人工协会(AAAI)颁发的专项奖 。 提到“英才计划” , 她感触颇深:“我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神奇与魅力 , 科学研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 我可以去尝试每一个想法 , 我可以去实现每一个创意 , 在科学这个领域中 , 有无限的奇迹和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 ”
“中学教育太重要了 , 需要大学教师更多的参与 。 ”陈焱说 , 在他看来 , 目前中学教育存在一些弊端 , “例如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对升学考试 , 偏重特定解题技巧 , 学生在课内外很多时间都消耗在过度解题上面 。 而大学理科教育如数学和物理教学中 , 强调普遍的方法以及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 ”他说:“我的感受是 , 将大学阶段的教学思考融入中学教育之中 , ‘英才计划’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方式 。 ”
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
经过五年的探索 , “英才计划”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 来自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的资料显示 , 5年来“英才计划”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中学生 。 在2018年毕业的568名“英才计划”学生中 , 60%考入985高校 , 74人考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 , 还有4人在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奖 , 其中包括两个学科最佳奖 , 取得历史性突破 。
然而 , 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仍然迫切而任重道远 。 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看来 , 目前的关键在于这种培养模式能否形成规律 , 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 , 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 。 他表示 , 下一步会增加、拓展“英才计划”实施的地区和高校 , 继续探索依据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机制 。 在他看来 , 目前最为迫切的工作在于更加深入地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 更好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 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 。

家里小朋友想学习科学小知识?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并有兴趣学习?

文章插图

“好的科技创新的苗子不是在课外班反复刷题就能刷出来的 , 而是真正有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这样一些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 , 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热爱 。 这既是中学的教育要求 , 也是大学的持续培养目标 。 ”
【家里小朋友想学习科学小知识?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并有兴趣学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