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上巳节的传说一览 三月三上巳节什么意思( 二 )


三月三有什么寓意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
歌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三月三歌墟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满足广大壮族群众的热切愿望,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 。传统节日从此焕发了青春,更受到壮族人民的喜爱 。如果你在三月三时来广西旅游,你就有机会一睹三月三歌墟的盛况 。
农历三月三的壮乡,山山寨寨到处都是歌的海洋 。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怀喜悦向歌墟涌去,河边、山谷、林子都是天然的舞台 。春天的大地,万木复苏,嫩草茸茸,初绽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红,争芳斗艳 。这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欢乐的歌声在空中回响 。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
1、壮族三月三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
2、侗族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 。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
3、瑶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
4、布依族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 。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
5、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 。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