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
二十四孝_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 。他家里非常贫困 。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 。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 。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 。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 。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 。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 。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 。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 。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 。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
二十四孝_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 。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 。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 。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 。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 。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 。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 。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
二十四孝_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 。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 。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
有诗颂曰: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
二十四孝_负米养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 。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 。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 。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 。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 。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 。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
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
推荐阅读
- 关于猎狐梗的繁殖知识
- 关于昆明团结乡
- 关于劳动经送留升型一管的题目有哪些新颖
- 人造人8号的人造人
- 关于眼泪的歌词要经典
- 上海社保 最策需损源黄山入清战举低缴纳标准是多少?
- 我是图片收集阳爱好者。我喜欢收集一些图片网站上的图片,比如古装摄影网,中华旗袍互来自动社区,可是图片太多
-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阻汽品后价权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 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 金毛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