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最新的专业学会的规定,T 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 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 。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以及小于50 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 值表示,但是就Z值而言未给出具体范围,这可能是因为要密切结合临床具体情况才能确定,不能单单看Z值就下定论 。
无论T值还是Z值,只要小于0,就意味着骨骼强度受损,越小则表示骨折的风险越高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T值≥-1属于正常范围,《-1而》-2.5属于骨量低下,≤-2.5为骨质疏松 。骨量低下是骨质疏松的前奏,必要时同样需要药物干预 。
什么时候需要查骨密度呢?
骨密度检查虽然重要,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要去查骨密度 。主要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应该进行骨密度检查:一是女性大于65岁,男性大于70岁,建议查骨密度;二是女性不足65岁,男性在50~70岁之间 。
有下述危险因素者,建议查骨密度:1.无论男女,50岁以后发生了骨折;2.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脏疾病、饮食失调等;3.过早停经,既包括自然发生的停经,也包括手术导致的停经;4.因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接受激素治疗;5.身高变矮;6. 。吸烟;7.有明确的骨质疏松家族史;8.连续3个月以上每日服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9.经常大量饮酒 。
已经诊断骨质疏松并接受治疗者,也应该定期检查骨密度以监测疗效 。
类风关:术前术后都应用药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一直以来被老百姓称为“不死的癌症”,常常被认为是无药可治的,但事实上,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有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给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许多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关节达到不肿、不痛、不变形的效果,并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绝大多数刚起病的患者都应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其中多数患者能达到临床缓解;对于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晚期出现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外科手术,包括滑膜切除术、腕管综合征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以及关节置换术等,但许多患者常常有这样的误区:就是做了手术后就可以彻底不用服药了,但实际上类风湿关节炎是全身多关节病变,手术只能解决少数病变关节,因此术前术后都应该用药控制其他关节的病变 。
许多人认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类风湿关节炎确实需要长期用药,但药物副作用多数是可防可控的 。只要好好配合医生,定期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完全有保证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用药来控制类风湿关节炎呢?
推荐阅读
- 过年该如何保持好身体?
- 如何评估一名配音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 真人配音:如何提高配音的录制质量?
- 秋季养生小常识 如何保持健康好身体
- 熬夜后如何保健养生?
- 淘宝买到假货怎么投诉?如何获得赔偿?
- 教你如何判断是否气血充足
- 13周股骨多少正常
- 不典型乳腺增生如何治疗
- 如何用蛋黄做起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