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间京韵茶馆,高黎贡山( 二 )


潘治武写过一篇《旧京茶馆面面观》:“老北京的茶馆遍布于全市各个角落 , 无论是前门、鼓楼、四牌楼、单牌楼等通衢大道旁 , 还是多如牛毛的偏僻小巷中 , 茶馆如星罗棋布 。 正像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一样 , 民国以来社会的动荡、百业萧条 , 本小利微的茶馆更难以维持 , 至解放前夕 , 北京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了 。 ”茶馆衰落 , 有政治、经济的原因 , 也是一种令人琢磨的文化现象 。 时代变了 , 闲人少了 。 即使有闲时 , 恐怕也没有闲心了 。 或者说 , “闲”已不再是值得炫耀并令人羡慕的人生理想了 。
中山公园的茶座
30年代 , 中山公园的茶座极有名——相当于今天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吧 。 共有五、六处之多 , 最热闹的是春明馆、长美轩、柏斯馨 。 许多老人至今仍记得它们的名称 。 茶馆逐渐演变成茶座 , 而且转移进公园里(帝制的时代 , 这些公园都是皇家禁地) , 可见北京人越来越讲究周边环境了 , 讲究背景了 。 坐在曾经为皇帝一人所垄断的坛庙社苑里自由自在地喝茶 , 感觉良好 。 难怪谢兴尧说:“凡是到过北平的人 , 哪个不深刻地怀念中山公园的茶馆呢?尤其久住北平的 , 差不多都以公园的茶座作他们业余的休憩之所或公共的乐园 。
“有许多曾经周游过世界的中外朋友对我说: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北平 , 北平顶好的地方是公园 , 公园中最舒适的是茶座 。 我个人觉得这种话一点也不过分 , 一点也不夸诞 。 因为那地方有清新而和暖的空气 , 有精致而典雅的景物 , 有美丽古朴的建筑 , 有极摩登与极旧式的各色人等 , 然而这些还不过是它客观的条件 。
【北京民间京韵茶馆,高黎贡山】至于它主观具备的条件 , 也可说是它‘本位的美’ , 有非别的地方所能赶上的 , 则是它物质上有四时应节的奇花异木 , 有几千年几百年的大柏树 , 每个茶座 , 除了‘茶好’之外 , 并有它特别出名的点心 。 而精神方面 , 使人一到这里 , 因自然景色非常秀丽和平 , 可以把一切烦闷的思虑洗涤干净 , 把一切悲哀的事情暂时忘掉 , 此时此地 , 在一张木桌 , 一只藤椅 , 一壶香茶上面 , 似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 ”至于公园里的茶座 , 安竟是茶馆的退化呢 , 还是一种进步?在客观环境以及饮者的心态方面 , 茶座肯定比茶馆更具开放性 , 也更能加强天、地、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外省风情
茶馆自然不是北京专利 。 四川、云南等地的茶馆 , 不见得比北京逊色 。 但南方与北方的茶馆文化 , 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区别 。 北京的茶馆 , 是天子脚下的北京人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反映 。 北京的茶馆之所以名扬天下 , 一方面有老舍的关系(他替北京茶馆做了活广告) , 另一方面 , 它本身就是一部活话剧 , 它的兴衰、它的客人们的命运 , 最能体现时代变迁的影子 。 在中国 , 似乎没有谁比北京人更幽默、健谈、贪玩、闲散以及关心时政了 , 所以北京人泡茶馆时的话题 , 应该算最丰富且有趣的了 。
茶馆也是他们宣泄才华(哪怕是口才)的地方 。 至于喝茶这一行为本身 , 反而是次要的了 。 老北京的市民 , 一般都酷爱茉莉花茶 , 四季皆饮 。 这就很使精于茶艺的南方人鄙夷 。 南方人觉得绿茶才是正宗 , 所谓的花茶 , 要么因为这茶叶不新鲜(加茉莉花瓣烘烤后既能掩盖异味 , 又便于储存) , 要么是嗜好者并非内行:重视花香却忽略了茶叶本身的清香 。 北京的茶馆 , 确实远离那神圣的茶道 , 北京人也不相信品茗就能羽化登仙 。 但这恰好证明了北京人喝茶的目的 , “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 人来客往的茶馆是个大舞台 , 泡茶馆是为了看戏、听戏甚而至于演戏的 。 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 茶馆是社会缩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