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的发展,决明子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二 )


同样 , 唐代诗人在品茶时 , 也追求精神世界的审美愉悦而非肉体上的满足 , 这可以从他们对大量茶诗的色、香、味、形、意境的鉴赏中得到证明 。 钱起的茶诗《与赵莒茶宴》可以作为代表:竹下 , 字忘紫茶 , 羽客醉满云 , 尘心难洗难享 , 蝉影斜 。
饮茶的人在竹林里喝紫笋茶 , 就进入了忘词的状态 , 心中的尘垢被冲走 , 就进入了空寂的境界 。 然而 , 茶的味道是没有止境的 , 它让人们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中 , 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从此 , 几代茶人都有了同样的自觉追求 , 到了宋代 , 茶人也把茶汤的色香味称之为“三须”(苏轼:按序制色香味 , 一日备三须) 。 在品茶过程中 , 他们注重茶汤的色香味 , 同时积极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意境 。 在宋代的茶诗中 ,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首诗:泠然欲随风而飞(范仲淹) 。 夜里啜饮 , 夜里吟唱 , 你心中的尘埃在哪里(宋玉) 。 我也想让微风生出我的腋窝 , 把它吹向月亮的一边(梅) 。 厌倦了无聊和耳目一新 , 暂时对外面的世界很舒服(文彦博) 。 当你忘记回来时 , 你将在这里自由(吕涛) 。
明清品茶推动文人雅士走向高雅艺术 , 是因为明代废除蒸青饼茶 , 盛行散茶冲泡 , 更注重茶的色、香、味、形 , 对茶、水、家具、环境、泡、品各环节都有更严格细致的要求 。 功夫茶艺的形成和成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据清代袁枚 《随园食单》 记载 , 他在游福建武夷山时 , 寺庙僧道向他献茶:杯小如胡桃 , 壶小如香橼 。 每斟无一两 , 上口不忍遽咽 , 先嗅其香 , 再试其味 ,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果然清香扑鼻 , 舌有余甘 。 一杯之后 , 再试一杯 , 令人释躁平矜 , 怡情悦性 。 这种小壶小杯冲泡、小口细品的品茶方式就是后来盛行于闽粤地区的功夫茶艺 。 功夫茶在我国传统茶艺中最具艺术
韵味 , 在冲泡、品饮过程中有一系列规范程序 , 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是难以掌握的 。 仅就品尝茶之好茶网芳香而言 , 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提到泉州厦门人所讲功夫茶时指出茶之香味可分为四个品级:一曰香 , 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 。 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 , 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 , 香而不清 , 犹凡品也 。 再等而上之则曰甘 , 香而不甘 , 则苦茗也 。 再等而上之则曰活 , 甘而不活 , 亦不过好茶而已 。 活之一字 , 须从舌本辨之 , 微乎微矣 , 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 , 方能悟此消息 。 品茶至此 , 真是茶翁之意不在茶 , 在于山水之间也 。 它与人们的生理满足全然无关 , 而是进入超然物外的境界 , 是精神世界里的高级享受 。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 , 它是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与时俱进的 , 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 。 简称之为茶艺 。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首先使用的 , 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 , 这是台湾茶人的一大贡献 , 因为将茶艺从茶道之中剥离出来,有利于品茗艺术的健康发展.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 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 。 对泡茶提技艺 , 是因为它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 , 还具有技巧性 。 对品茶提艺术而不提技艺 , 是品茶时技巧的成份很少 , 主要是茶汤入口之后如何去欣赏、体会美妙的艺术境界 。 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 , 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 。 有了茶道精神的观照 , 茶艺才有精神、品位和神韵 。 有了茶艺和茶道 , 茶文化才有载体和灵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