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龙井喝茶有感( 二 )


相传清乾隆帝六下?­南, 四次到龙井采茶品茗 。 并将龙井茶列为贡茶 。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甲午朔日, 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杭州, 畅游龙井, 并在老龙井泉品茶 。 他所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云:“龙井新茶龙井泉, 一家风味称烹煎 。 寸芽出自烂石上, 时节焙成谷雨前 。 何必龙团夸御茗, 聊因雀舌润心莲 。 呼之欲出辩才出, 笑我依然文字禅 。 ”那十八颗御茶树, 至今仍苍翠欲滴, 生机勃勃 。
据说毛泽东主席也喜好饮茶, 而且精于品茶 。 他最爱的茶, 就是西湖龙井 。 毛主席生前四十多次来杭州小住或考察, 多次来西湖龙井采茶品茶 。 有一次当看到一杯用虎跑泉取来活水煮水泡的龙井茶, 清香四溢时, 凝神看了杯中深浮的绿色尤物, 闭目闻了闻沁人心脾的茶香, 然而轻轻啜了一小口说:“虎跑水泡龙井花, 天下一绝 。 ”2003年4月12日在龙井新落成了“毛泽东采茶处”纪念碑和“宽余亭 。 ”
济生兄还告诉我们, 去年下半年, 国民党民誉主席连战先生来大陆时也特地来老龙井品茗 。
明代写《玉簪记》、《节孝记》的著名戏曲家, 藏书家高濂也精于茶事 。 他写过一篇记在三生石旁盛夏月夜品茗的风雅往事, 寄情于月光山色之间, 得茶禅之味而超逸绝尘, 颇为出色 。 他说:“山僻景幽, 云深境寂 。 松阴树色, 蔽日张空 。 人罕游赏 。 炎天月夜, 煮茗烹泉, 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 觅句赓歌, 谈禅说偈 。 满空孤月, 露浥清辉;四野轻风, 树分凉影 。 岂俨人在冰壶, 直欲谈空玉宇 。 寥寥岩壑, 境是仙都最胜处矣!忽听山头鹤唳, 溪上云生, 便欲驾我仙去 。 欲抱尘心, 萧然冰释, 恐朝来去此, 是即再生五浊欲界 。 ”
我们平湖清代名人高士奇先生在他的《茶》文中云:“吾乡龙井, 径山所产茶, 皆属上品, 偶移其种于圃中栽之, 发花极香 。 春末, 绿牙新吐, 访得采焙之法, 手自制成, 封缄白垂瓦中, 于评赏书画­时, 瀹泉徐啜, 芳味绝伦 。 茶喜山石荫密, 此地无山, 故不能多植, 然亦足解玉川之癖矣 。 ”看来, 我们这位老乡也极喜品龙井茶 。 并十分爱惜 。 不是吗, 他要非等到“于评赏书画­时”才“瀹泉徐啜, 芳味绝伦”享受一番哩 。
归来时, 在老龙井的石径上, 济生兄还告诉我们, 真正的龙井茶, 饮过后, 慢慢的会从齿中流出一种淡淡的甜味 。 我顿时悟起, 这不正是由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最近刻制的用清水泥做成的传统形纽钉三足的石瓢壶, 壶面上书法、诗词大家周退密先生所题的“回甘”两字其真正含意么!
此时, 我也觉得有一种太和之气, 弥沦乎齿颊之间——甜味, 淡淡的, 很淡淡的, 渐渐直至无味, 无味之味, 乃至味也 。
【杭州龙井喝茶有感】这不正是“茶外之茶, 味外之味”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