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罗的饮茶法
新罗当时的饮茶方法是采用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 , 茶经碾、罗成末 , 在茶釜中煎煮 , 用勺盛到茶碗中饮用 。 崔致远在唐时 , 曾作《谢新茶状》(见《全唐文》)其中有:“所宜烹绿乳于金鼎 , 泛香膏于玉瓯” , 描写的便是煎茶法 。 崔致远为创建双溪寺的新罗国真鉴国师(公元755-850年)撰写的碑文中记:“复以汉茗为供 , 以薪爨石釜 , 为屑煮之曰:‘吾未识是味如何?惟濡腹尔!’守真忤俗 , 皆此之类也 。 ”真鉴国师曾于公元804—830年在唐留学 , “为屑煮之”乃将茶碾罗成末煎之 , 且用石釜煎茶 。 崔致远于唐僖宗时在唐 , 正是唐代煎茶法盛行之时 , 故回国后带回大唐的煎茶法 。
新罗统一初期 , 开始引入中国的饮茶风俗 , 接受中国茶文化 , 是新罗茶文化萌芽时期 , 但那时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 , 且用茶祭祀、礼佛 。 新罗统一后期 , 是新罗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 , 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时期 。 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 , 并开始种茶、制茶 。 在饮茶方法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
总之 , 新罗统一时期 , 新罗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 , 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 , 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
二 高丽王朝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 , 点茶茶道形成并流行 , 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 , 茶馆兴起 , 茶书画始兴 , 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二个高峰 。
高丽王朝时期 , 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 , 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兴盛时代 。 高丽的茶道——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 , 茶礼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百姓中 。
(一)王室及朝廷茶文化
每年两大节:燃灯会和八关会必行茶礼 。 燃灯会为二月二十五日 , 供释迦 , 八关会是敬神而设 , 对五岳神、名山大川神、龙王等在秋季之十一月十五日设祭 。 由国王出面敬献茶于释迦佛 , 向诸天神敬祷 。
太子寿日宴 , 王子王妃册封日 , 公主吉期均行茶礼 , 君王、臣民宴会有茶礼 。 朝廷的其他各种仪式中亦行茶礼 。
(二)佛教茶文化
高丽以佛教为国教 , 佛教气氛隆盛 , 禅宗中兴 , 禅风大化 。 中国禅宗茶礼传入高丽成为高丽佛教茶礼的主流 。 中国唐代怀海禅师制订的《百丈清规》 , 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等传到高丽 , 高丽的僧人遂效仿中国禅门清规中的茶礼 , 建立韩国的佛教茶礼 。 如流传至今的“八正禅茶礼” , 它以茶礼为中心 , 以茶艺为辅助形式 。 表演者席地而坐 , 讲究方位与朝向 。
高丽王朝时期与新罗时期的明显区别不仅以茶供佛 , 而且僧侣们要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 。 真觉国师便欲参悟赵州“吃茶去”之旨 , 其《茶偈》曰:“呼儿音落松罗雾 , 煮茗香传石径风 。 才入白云山下路 , 已参庵内老师翁 。 ”
著名诗人、学者、韩国茶道精神集大成者李奎报(1168-1241)也把参禅与饮茶联系在一起 , 其诗有:“草庵他日扣禅居 , 数卷玄书讨深旨 。 虽老犹堪手汲泉 , 一瓯即是参禅始 。 ……”表现了禅茶一味的精神 。
推荐阅读
- 茶禅一味的寺院茶道
- 罗格夫人情迷中国茶道
- 中日茶道比较
- 茶道的涵义
- 中国茶道兴盛于唐代,雾霾清肺茶
- 茶道的出现,清谐茶
- 茶道的目的-体现“禅”的精神 追求“空”的境界,玫瑰花多少钱
- 茶道历史
- 安溪的茶道精髓体现在一个“和”字
- 禅茶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