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茶友建议笔者逐步开始按当年的传统工艺定制一些茶品,以从前的传统生产工艺,还原当时的毛茶状况和焗堆、渥堆工艺,做出“当年”那个纯正味道的六堡茶 。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以传统的罨堆、双蒸、多蒸、焗堆等这些工艺,并按当时选料及拼配比例,做出来六堡茶,可谓正味 。 笔者觉得,这也是我们丰富六堡茶品类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有效途径 。
仓储回归自然 正味体现陈香
众所周知,六堡茶经存放后,品质更佳 。
六堡茶该怎样存放?是否陈年的六堡茶都会有一股“吭”味?闻着一股霉味的六堡茶是陈茶吗?曾有商家和茶客对此频频鼓吹,更借此卖出一个不菲高价,这些真真假假的资讯让很多茶友觉得困惑,特别是区外的茶友,由于较少了解六堡茶的渠道,也没有太多样品可供判断,所以,外地茶友对“正确仓储的六堡茶正味”这类问题最为关心 。
一位上海的茶友在交流中说起,现在很多销往北方的六堡茶,动辄说有经过三五年、甚至有十年八年以上的陈放,喝着确实有一股陈年的霉味 。 这种状况跟普洱茶比较相似,很多人追求“陈”,于“霉味”甚至被误导成“陈味”,甚至于普洱茶业内,有人提出来了“无仓不成普洱”“港仓才是普洱真味”这样的说法 。 这种鱼目混珠、从理论上概念上颠覆普洱茶真味的做法,在普通茶友中也有一定市场 。 有市场,自然有利益驱使 。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普洱茶每年都有不少入仓加速陈化、误导消费者的茶品流入市场 。
有鉴于此,笔者觉得,正被越来越多茶人接受的六堡茶,有了必须规范而明确界定“正味”的必要了 。 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定制一些标杆茶品,并规范晾置仓储过程,使得六堡茶不染上其他杂味,也不为做旧而刻意做仓,不做出一些“坑味”、“霉味”和所谓的“陈味”来冒充陈茶,还六堡茶以本味,让接触六堡茶不多的茶友认知这才是六堡茶正味 。
同时,加强研发,通过毛料的选择、工艺的改进,使得做出来的六堡茶做到“新茶也适口”,减轻堆味,做到“当年可饮,次年渐佳,三年转陈”的水平 。 这种理念,比葡萄酒中的薄若莱“不崇尚陈放、追求果香清新、不追求回味、不耐储”更进了一步,这样做出来的茶,新品有其清新爽口的特点,但也经得起陈放,陈放后也会呈现出一种渐入佳境的状态 。
确实,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六堡茶品鉴价值、消费口味会发生变化,六堡茶产品也在不断地发展中,作为六堡茶的正味以及其参考的标杆茶,也应是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下的标杆,而且,应随着大众消费口味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 。
槟榔香型细分 规范正味六堡
槟榔香、槟榔味这些说法是六堡茶特有的,其他茶未有提及 。 而这槟榔香、槟榔味作为六堡茶最为神秘的特色,成为了茶友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 不过,即使是喝过很多六堡茶的茶友,说起这神秘的槟榔香,仍难免各持己见、各有看法,甚至大相径庭 。
确实,茶香作为一种气味,香味感受包含有很多主观成分,文字难以描述得很清楚,前人不得已将之比作槟榔之香味,也殊属难得 。 本来,在当时的语境和生活中,大家吃过槟榔,会比较清楚槟榔香并心领神会 。 时至现代,特别是国内大部分城市,很多人没吃过甚至没见过槟榔,而超市所卖也大多是添加香料制作好的槟榔,所以对槟榔香无从认识,听着槟榔香一词想像不出其究竟是什么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