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雄安新区完成4200米重力热管采热试验

(采访人员冯丽妃)采访人员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了解到 , 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合作 , 攻克超长重力热管采热循环过程中难以维持真空、汽液流动阻力过大等难题 , 创新研制了国内最长的4200米重力热管采热试验装置 , 首次采用氨介质进行循环采热 , 实现地热能由井底到地面的长距离输运 。
热管又称“热超导体” , 是目前所知最有效的传热元件 , 可实现近零温差长距离热传输 。在地热开发领域 , 重力热管开采浅层地热能用于道路融雪、农业大棚升温等方面已有成功案例 , 但受长度和直径比值过大等结构制约 , 在中深层地热利用方面进展缓慢 。
【热管|雄安新区完成4200米重力热管采热试验】据介绍 , 与传统的中深层地热能开采技术相比 , 超长重力热管采热无需抽取地下热水 , 可实现地热能的“取热不取水”“无泵式”开采 。与常用的深地埋管井下换热相比 , 采热效率提高3倍 。在雄安新区为期3个月的现场采热试验显示 , 单井短时采热功率可达1.3兆瓦 , 平均采热功率800千瓦 , 长期稳定运行可支撑供暖面积超2万平方米 。
近年来 , 中国地质调查局对雄安新区地热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 , 基本查明了4000米以浅地热资源空间分布 , 表明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 , 可支撑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