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 温才妃
回想起半个月前“一箭22星”发射,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生宋宇飞至今仍很激动 。当天,看着这颗花费800万元,饱含自己和老师、同学心血的卫星升空,他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室里使劲鼓掌,手掌都拍红了 。
受疫情限制,先期到来的宋宇飞成为在现场送这颗“启明星”上天的唯一武大人 。
2月27日,“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在文昌执行“一箭22星”的拼车发射任务 。22星中,有多颗由高校研制的卫星 。其中,武汉大学的“启明星”卫星是我国首个以学生为研发主体的遥感卫星 。
钱从哪儿来
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会现场,学生们纷纷反映同一个问题——缺乏研究用的水生植物分类专用谱段 。“我们用的都是国外数据,想做新实验,但卫星的工作模式是固定的,数据并不完全符合自身的要求 。”
看见学生们都卡在卫星数据上,初来乍到的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金光出了一个主意:“学生能否研制一个可灵活工作的卫星,获得想要的数据?”
同是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巫兆聪和在场教师听后喜出望外,但随即陷入忐忑中 。“主意虽好,但学生没有造卫星的经验,他们能成吗?造卫星需要大量经费,何处去找钱?”
“没问题,以我几十年航天领域的工作经验,学生肯定可以做到 。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太多,我手里有学校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可以拿出来 。”金光说道 。
金光此前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工作 。他本可以用那笔启动经费补充实验室设备,但“这并不利于教学” 。“做了几十年科研,我非常渴望把多年所获的知识、能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为国家的航天和遥感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这笔钱怎么用,金光反复琢磨,最终让他“逮”住了这样一个机会:“卫星实际上也是实验室的一个设备,只是公用、免费 。自己动手做才知道科研工作的艰难 。”
看见金光如此诚恳,团队里的教师也被打动了,“如果费用不够,我们一起‘众筹’支持这件事” 。
说干就干 。当年5月,他们就着手启动卫星研发 。10月,卫星总体设计方案就做出来了 。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师生返校做科研,这颗卫星本该在2021年初就发射升空 。
卫星的研制经费花了500万元,发射花了300万元,总共花了近800万元 。相比此前武大研发“珞珈一号”卫星,四处奔走筹措经费,金光觉得如今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
这颗卫星有什么“牛”可“吹”
有一段时间,王广琦的室友发现他一天到晚不在寝室,便好奇地问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
“忙着呢,我在造卫星,回头你们想拍哪个地方,我就给你们拍哪个地方 。”王广琦说 。
室友听了只当他在吹牛 。没想到,他果然是在造卫星,还不是随意玩玩而已 。
当时的王广琦还是武大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 。保研后,他来到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这颗他参与研制的卫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起名为“启明星”,寓意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发展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
近年来,不断有中学生、大学生造卫星的新闻曝出 。如北京八一中学的“八一·少年行”科普卫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微纳卫星、上海交通大学的SSS-2A卫星等,都由学生自主研发 。
“相比从前由学生自主研发的卫星,‘启明星’的技术复杂程度更高 。”金光说 。
“启明星”是一颗微纳卫星,仅重19.2千克,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 。它可以获取高光谱、夜光和红外三种遥感图像,三种遥感数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可以发挥相应作用 。
推荐阅读
- 英国大学传媒专业大盘点(英国大学里面关于传媒专业一览)
- 武汉|这花很多人种过,却不知能当菜吃,炒鸡蛋好看又好吃,还能清火气
- 豆腐|武汉各地特色小吃大比拼
- 广东海洋大学是几本(广东省海洋大学是几本的学校呢)
- 大学毕业后档案放哪里(大学毕业后的档案放在哪里的?)
- 花椒|武汉的早餐你吃过几碗?
- 成都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成都理工大学的介绍)
- 辽宁科技大学是几本(辽宁科技大学创建于什么时候)
- 大学专科是什么学历(大学专科学历是什么)
- 食材|大学食堂的菜,尖椒炒肉14,肉炒尖椒24,上菜后我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