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产|未来5年,美丽中国什么样?——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代表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未来5年,美丽中国什么样?——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代表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眺望未来,大家都在谈的降碳,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勾画了美丽中国的蓝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
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代表,解码2025年的美丽中国 。
两个“基本消除”带来更多蓝天碧水
近年来,蓝天白云的“好天儿”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共同的感受 。然而,就在前两天,北京刚刚经历了一场重污染天气 。
王金南介绍,“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群众满意度比较高 。但要看到当前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追求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重污染天气、劣Ⅴ类水和城市黑臭水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上 。
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
“提出这两个‘基本消除’,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王金南说 。
但他同时指出,这些领域也是污染防治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任务仍非常艰巨 。
更好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绿水青山的价值如何体现,如何给当地群众带来金山银山,一直是各地探索的方向 。
纲要草案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提出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
王金南注意到,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已经通过《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
很显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各地保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 。绿水青山是生态资源,能不能转化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在实践中,绿水青山的价值怎么转化?
“这应该成为未来5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题目 。”王金南说 。
他提出当前要在4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科学界定生态产品的范围;二是突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问题;三是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除了政府出资,如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还要大力建立市场机制;四是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让保护者真正受益 。
他说,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中包含三部分 。举个例子,一片森林既有木材产生的产品供给价值,也有固碳、调节气候等生态调节和服务价值,还可能有文化旅游等价值 。其中,难以体现的是生态调节功能这部分的价值 。
对此,王金南提出建立基于生态产品服务的“第四产业”概念 。他表示,不同于为经济生产和以人为中心的一二三产业,第四产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目标的,可以成为下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方向 。
减污降碳有挑战也有机遇
“纲要草案提出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这是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牛鼻子’ 。”王金南说 。
他解释,依靠末端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潜力越来越小 。要继续改善环境质量,就得依靠一些根本性措施,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本措施也是相应的结构调整 。
“治污、降碳,途径是一样的 。”他说,根据研究,如果全国能够达到碳中和目标,全国PM2.5平均浓度能够降至10微克/立方米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