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新华全媒+|“土”特产后还有啥?——中国探月工程新看点前瞻

新华社南京4月24日电 题:“土”特产后还有啥?——中国探月工程新看点前瞻
新华社采访人员
“挖土”归来,“嫦娥家族”仍将马不停蹄!24日在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现场,多名航天专家就未来的探月规划展开探讨 。
嫦娥五号“挖土”归来后研究啥?月球科研建站有多远?……会场内外,航天大咖们揭开月球探测新看点 。
筹建月球科研站
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就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发布联合声明 。根据声明,中俄两国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 。后续还将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实施路线图》,以及明确其他有兴趣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加入程序 。
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披露,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一基本型由运行在月球轨道和月面的多个探测器组成 。基本型将具备月球科学技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的能力,并与国际同行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在谈及我国探月工程进展与展望时介绍,国家航天局正在倡议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打造解决空间科学问题、有效利用月球资源、发展地月经济圈的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 。
探月工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即2020年前完成“绕、落、回”三步走;2030年前实现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勘、研、建”;此后,再完成月球科研站的扩展与运营 。即从具备月球探测技术能力,到攻克月球科研站技术、提升月球科学与资源应用能力,再到形成月球长期科研和资源应用能力 。
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专家朱林崎介绍,不惟中俄两国如此,目前全球对月球站、月球基地、月球村的探索也方兴未艾,主要航天国家纷纷将月球基地、月球村纳入探索规划,真可谓“争入广寒伴清光,明月何曾是两乡” 。
【探月工程|新华全媒+|“土”特产后还有啥?——中国探月工程新看点前瞻】“从目前世界各国对‘月球基地’的构想看,我们也可以探讨从月球科研站到月球基地、月球村,乃至构建‘地月空间生态圈’的可能性 。未来,也许在月球欣赏地球也会成为常态 。有人赏月,有人上月,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朱林崎说 。
“土”特产后看“水冰”
挖回了月壤,月球科研的下一个焦点或将是“水” 。中国科学院专家介绍,根据理论预测,仅在月球南极没有太阳照射的阴影区,就可能储存着100亿吨左右的水 。月球南极附近存在很深的撞击坑,根据目前的探测和理论研究,天文学家推测,在月球南极的这些撞击坑内极有可能富集大量水冰 。
在我国探月工程四期规划中,嫦娥七号也将开展月球南极资源详查,对月球南极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等进行综合探测 。
目前,各国都在抓紧布局相关探测,以期能更加详细地研究月球水冰的分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探测器都先后发现了月壤中存在水冰的证据 。近年来,月球水冰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 。
为什么月球水的探测如此重要?因为月球上的水本身是珍贵而重要的资源 。航天八院805所型号主任设计师赵晨说,从地球运送水到月球非常昂贵 。第一步目标是通过探测验证、确认月球上是否存在大量的水 。如果真实存在,那就进展到第二步,研究就地取水,利用月球水 。比如,进一步将其分解成燃料,并为后续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提供能源 。
“我们也期待,我国自己的探测器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带回精度更高的月球水冰分布数据,为全世界探索月球水资源作出中国贡献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昀昭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