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跻身世界一流方阵

“你们有没有比较资深的评论专家队伍?现在有没有形成比较年轻的高学历、高水准编辑人员队伍?要成为顶刊,还得有一两招别人没有的,你们考虑过没有?”当听完《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任胜利对《国家科学评论》办刊情况的介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上述问题 。从《国家科学评论》的创办到运作,任胜利亲历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 。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工作交流推进会上,主办方中国科协设置了期刊汇报发言环节,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项昌乐、陈建峰、陈学东、高文、李军等专家,围绕高水平稿源建设、办刊队伍培育、科技期刊功能定位等问题,开门见山地对各刊工作逐一进行了提问和点评 。
自2019年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来,目前已有29种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10%、12种进入前5%、 8种进入学科前5,两年期间取得积极成效 。但与此同时,高影响力期刊在全球占比仍旧较低 。
展望未来,如何能让我国科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方阵?与会专家和期刊编辑就此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 。
向上发展态势显现
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期刊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传播平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遴选22种领军期刊、228种后备梯队重点建设,同时每年支持创办30种高起点新刊,建立动态监测、季度报告、专家点评、督导调研、培训交流以及检查评估等各项机制,推动期刊跨越式发展 。
根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给出的数据,2020年在ESI顶尖论文全球排名前100的机构中,有78家机构在领军期刊发文共计1965篇,较2019年增长39% 。期刊出版集群化、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刊群联动,平台托举,融合发展,开放合作的良好生态初步形成 。
杨卫指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一批期刊在办刊理念、标准规范等方面正在快速与国际接轨,开放办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刊物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入学术共同体之中,组稿、约稿力度明显加大,传播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向上发展态势已经显现 。
作为科技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不可否认的是,与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高影响力期刊在全球占比仍旧较低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重要变革,中国科技期刊要乘势而上,主动变革,提升学术品牌和国际竞争能力 。”怀进鹏说 。
编辑团队是关键
对于中国科技期刊来说,争取优质稿源、发表高水平论文,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之一 。
“尽管近些年国内期刊进步非常快,学术指标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均值,但整体上看中国科技期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高影响力期刊数目太少 。中国作者所发的SCI论文里,只有不到8%的论文投到了国内的期刊上,大多数论文是在国外期刊或平台上发表的 。”杨卫指出 。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才能吸引到优秀稿源?与会专家和期刊编辑认为要坚守办刊初心,建设高水准的编辑团队,积极争取优秀论文“首发权” 。
“一支年轻专业的科学编辑团队,才是我们取得成绩最大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人才策略始终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方式 。”《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