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智慧气象追天气代天护佑“十四运”


赛事|智慧气象追天气代天护佑“十四运”
文章图片
十四运会气象台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李小冬介绍微型便携式智能自动气象站 。辛雨摄
丈夫潘留杰是陕西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气象台副台长,妻子张宏芳是陕西省气象局驻十四运会组委会赛事指挥中心气象保障组服务首席 。潘留杰在后方做预报,张宏芳在前方依据预报为十四运赛事指挥做气象服务 。
他们是夫妻档,也是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特殊的气象保障服务模式“前店后厂”的一环 。
十四运会期间,基于“前店后厂”的紧密配合,场外的气象工作者密切关注赛事相关的气象监测数据,并将预报预警信息实时反馈各竞委会决策指挥机构,全程保障着运动员们可以在赛场上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 。
“前店后厂”量身定做
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陕西西安“长安花”奥体中心体育场精彩上演 。在距离开幕式会场只有100米的移动气象台保障车里,一群气象工作者密切关注着奥体中心区域的气象监测数据,并将现场情况实时反馈给后方指挥部 。
这是首次在中西部地区举办的全运会,开幕式恰逢华西秋雨影响期间,气象服务保障难度大、要求高、任务重 。
十四运会组委会气象保障部驻会副部长、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罗慧告诉《中国科学报》:“今年汛期,陕西整个7月降水偏少,但进入8月后形势急转 。仅8月底到9月初,包含西安在内的陕西中南部就迎来了三轮大范围系统性强降水,华西秋雨发生时间偏早11天 。”
此外,不同于往届全运会仅在一个城市举行,十四运会赛事遍布陕西西安、宝鸡、渭南、杨凌等十三个市区,南北地理跨度大,各城市之间的气候特征差异悬殊,赛事服务范围广、链条长,使得气象保障难度较大 。
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十四运会组委会最终确定了“前店后厂”的气象保障服务模式 。十四运会气象台场馆服务中心主任徐军昶介绍,组委会、各执委会气象保障部,奥体中心等各个场馆气象工作人员,以及移动气象台等是“前店”,而十四运会气象台、陕西气象部门、中国气象局及各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等是“后厂” 。
“这一模式不仅将国省市县有效串联,更为精准精细的气象预报服务保障工作增添了底气 。”徐军昶说 。
【赛事|智慧气象追天气代天护佑“十四运”】此外,为满足组织者、运动员等受众不同的天气信息需求,气象部门还专门研发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智慧气象·追天气决策系统” 。现场指挥中心、场馆、公众等用户可以通过十四运天气网、“精彩全运”气象APP、“全运追天气”微信小程序等途径,随时查看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气象信息,随时随地获取赛事相关实况监测、预报预警及自动告警提醒 。
高科技设备 看云观象高清“眼”
大气电场仪、水体浮标观测仪、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这些专业设备或在地面,或在空中,或漂浮在水面,都是为精准预报十四运会天象情况而引进的高科技“眼睛” 。
在奥体中心体育场外,十四运会气象台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李小冬向采访人员展示了一台微型便携式智能自动气象站 。
这台小小的自动气象站由十四运会气象台应急保障中心科研人员自主研发 。与传统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相比,它整机重量仅850克,安装简单、轻便易携带,能快速响应 。同时,该自动气象站采用了可更换式锂电池,一次充电能连续工作72小时 。
“这台仪器可以实现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六大气象要素的观测,可以观测各种形态的降水 。我们能直接在仪器屏幕上读数,也可以用手机蓝牙连接设备读取和下载数据 。”李小冬告诉《中国科学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