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龙口文学|巧果的记忆


记忆|龙口文学|巧果的记忆
文章插图
文/刘玉涛
记忆中,小时候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母亲都用“榼子”做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七月七“七夕节”,龙口有吃巧果的习俗。
头天晚上,母亲和好面,在锅里烧一点热水,用自制的“引子饼”发面。第二天中午,母亲从生产队干完活回家,急忙把发好的面从盆里扒出来,放到面板上,开始揉面,赶好“面剂”,先包上一锅芸豆包子,好好改善一下全家人的生活。
中午吃完饭,趁休息时间,母亲用剩下的面,化一点“糖精”水参入面内,抓点“面扑”再揉面,很快就将面团揉得光滑筋道,揉得面团上有一些凸起的半透明小泡泡,伴随着不间断揉碎发出“扑哧”的响声,母亲将面团抻成圆柱形长条,用刀切成两指多长的“面剂”,一块又一块地摁进用桃木刻成的窄条“榼子”里压平实了,然后,倒扣过来,用力地朝面板上一磕,一个个栩栩如生不同形状吉祥图案的巧果就成型了。
记忆|龙口文学|巧果的记忆
文章插图
大铁锅内,母亲已经放好淘好的粗沙,让父亲烧着火,一手拉着风匣,一手添玉米棒子,灶膛内的火苗舔着锅底,火光映红了父亲的脸。这时,大锅内的粗沙,感觉有了烤脸的热度,母亲迅速戴上线手套,把巧果放到锅内的热沙上,用手来回翻动。不长时间就上色了,“炼”出来的巧果外皮焦黄,内有细软蜂窝,顿时闻到“喷香”飘满了整个屋子。
晚上,母亲用白粗线,把凉透的巧果穿成一串一串,首尾相连,打成活“扣”,有的一长串底端有一个“大鱼”的巧果,系上七色布,挂在墙上或板门后,就像一串串白色饱满的珍珠一样诱惑人。每天饿了想吃的时候,解开活“扣”,撸下干透后的巧果,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嘴里香中带甜,嚼劲十足“喷香”。等到过年时,母亲把剩下的几串巧果,用花生油炸出来,呈赤足的金黄色,味道更好吃,有一种说不出来酥脆的感觉。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节”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放牛郎织女下人间,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搭桥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以后,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效仿学习,在每年的“七夕节”制作形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之为“巧果”后流传至今。还有一种传说,牵牛星与织女星距离最近,而这一天,通常也是立秋前后,有时跟立秋正好是一天。我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因此,对时令、节气的交替极为重视。夏商时,每至立秋,君主还会亲临祭祀现场。“七夕节”的设置,其实就是立秋祭祀的另一种替代形式,有立秋迎秋之收获季节的用意。
记忆|龙口文学|巧果的记忆
文章插图
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巧果,称之为“笑靥儿”,巧果是因为“巧”和“桥”谐音,所以人们认为在七月初七“七夕节”,这一天来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将发面团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苹果、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也有串成一串,挂在小孩子脖子上取乐。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把巧果抛到屋背上面,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