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东北饮食系列之大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豆|东北饮食系列之大酱】本文作者:食戟社
小时候 , 下雨了 , 嗷嗷往家跑不一定是为了收衣服 , 还有可能是盖酱缸 。
这一段画面感很强的描述 , 一定勾起了很多人儿时的回忆 。
是的 ,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讲 , 东北家家必不可少的大酱 。 东北人对大酱的喜爱 , 除了是因为爱吃蘸酱菜以外 , 很多东北菜的制作也少不了大酱 , 比如酱鱼 , 酱大骨、酱茄子 , 有的人家炖豆角、炖其他菜也会放大酱 , 总之 , 全凭个人喜好 。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经历过妈妈或奶奶做大酱的过程 ,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 儿时自制大酱的步骤:大酱的主要原料就是黄豆和盐 。
第一步:泡黄豆 。 把自己家种的黄豆洗净用水泡上 , 直到把黄豆泡软为止 。 第二步:烀酱 , 把泡好的黄豆放进大铁锅里起火开烀 , 烀熟后焖上六七个小时直到颜色变成棕色 。 第三步:做酱块 , 把烀好的豆子 , 盛到大盆里 , 开始用酒瓶子或手摇的绞酱机绞成泥状 , 然后在做成红砖大小的酱块 。 做大酱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 , 一般做酱块都是在年前进行 。
第四步:发酵 , 把做好的酱块用报纸包裹好 , 放置五六个月直到来年的阴历四月份 , 通常都会选在四月初八 , 四月十八或者四月二十八这三天下酱 , 具体为什么选择这几天 , 也许只是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吧!
第五步:下酱 , 把发酵好的大酱块 , 洗净绿毛 , 掰成小块入缸 , 一层酱渣一层盐 , 再加入适量水 , 最后缸上边蒙一层纱布 , 防止刮风进入杂物灰尘 。
第六步:打耙:把酱缸放到室外 , 用自制的酱耙子 , 每天早晚在大酱缸里捣几遍 , 称之为打耙 ,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 , 酱色深红 , 便可以食用了 。 酱缸里还可以腌黄瓜、辣椒叶、芹菜叶和根等各种酱菜 。
小时候 , 家家自己做大酱 , 每个人做的口味真是各不相同 , 但是自己家做的大酱干净卫生、原料天然、过程淳朴、味道鲜美 , 仿佛是记忆中再也回不去的味道!关于大酱 , 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记忆 , 比如 , 大人刚做好的大酱块 , 会去偷吃;夏天的大酱缸都放在菜园子里 , 随手摘一个黄瓜 , 用手一搓 , 用大酱耙子带上点酱蘸着就吃;每天早晚 , 帮着妈妈到园子里给大酱打耙;如果身上哪被蚊子咬了、蜜蜂蛰了 , 抹点大酱 , 虽然没啥科学依据 , 但是小时都是这么干的!
现在很多东西都开始商业化了 , 大酱也一样 , 随处可买 , 很多传统手工都在慢慢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 对我们的后辈而言 , 只会是很遥远的故事!是的 , 饮食是一种文化 , 篆刻着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 只是经历的人想起 , 一定会怀念和伤感!是怀念记忆深处的味道 , 还是怀念质朴的岁月和情感 , 也许都有吧!
最后 , 嘱托大家 , 虽然大酱的主要原料是黄豆 , 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 , 但是毕竟大酱含盐量也比较高 , 过量食用会对心脏和肾脏造成负担 , 为了健康 , 我们还是要适量食用啊!
推荐阅读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蚕蛹|从“农村包围城市”,火爆集美的东北烤串,终于进入厦门岛内了
- 面包|东北人的“年货”8大件儿,“猫冬”就得准备,家里都得有点存货
- 馒头|甜甜圈馒头
- 古代|国博推出古代饮食文化展 品读中国的味道
- 豆腐|俄罗斯VS东北的下酒菜,看完俄罗斯的,东北人表示:服了!
- 香蕉|东北搓澡时都加什么奇怪的佐料
- 传统|东北大网红金婆婆烤肉上海首店?这人气无敌了?
- 饮食禁忌|在家不知道吃什么,吃萝卜丝炖虾就对了
- 黄豆酱|吃货福利~酱香小虾米的美味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