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保护|极小种群保护有了新发现( 二 )


“这个发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周欣告诉《中国科学报》,很多珍稀动物都经历过极小瓶颈期,比如所有现存的朱鹮都是当初在陕西洋县发现的7只朱鹮的后代 。
“对这些动物的保护,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周欣说,“因为按照传统观点,这些物种极度缺乏遗传多样性,本身已经非常脆弱,甚至有人认为不应当倾斜过多资源去保护它们 。”
而该文的发现则显示,至少有一些生物能在遗传多样性很低的情况下,依然良好地适应生存环境 。“不仅犀牛,猎豹、山地大猩猩等物种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周欣说,“这也提示我们,在开展保护工作的时候,不应该放弃这些遗传多样性较小的物种 。”
周欣本人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在刘山林加入他的团队后,他们希望采用相关方法和技术路线去研究昆虫等其他动物类群 。
藏在博物馆里的线索大有可为
研究人员表示,古DNA和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经典的博物馆馆藏样品相结合,在研究物种演化和保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无损标本的核酸提取、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工具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博物馆标本解决越来越多的演化问题 。正如周欣所说,“这些标本定格的不仅是动物的形态,更有很久以前的遗传信息 。”
“对濒危动物而言,基因组承载了其演化历史的关键信息,是极其宝贵的遗传资源,也是极其宝贵的研究资源 。这项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基因组学在研究物种演化历史和物种保护方面的优势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如此点评 。
“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数百万年演化历史信息的丢失 。而馆藏标本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够被现代基因组学方法解密,为理解古老的演化机制带来新机遇,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历史过程中关键特征的变化,同时也为我们提出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数据的支持 。”魏辅文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