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年轻人在酒桌上受过的苦,今年都发泄到了互联网上。
前有娱乐偶像人设崩于酒桌而退圈,后有阿里员工借机不轨上公堂,谁都没想到,被酒桌文化压迫已久的年轻人们,终于来了一次文化反抗。
但坏掉的不是酒桌。毕竟不是所有的酒桌文化,都以把人灌醉、喝吐作为初级目标和终极追求的。
马邦德先生坐在前工业时代的火车上,与县长夫人、汤师爷欢聚一堂吃火锅的时候,他们探讨的是“要有肉,要有曲儿,要有美女,要有酒”。
俗,但没强迫。
中国历史最有名的酒局上,刘邦的连襟樊哙,被项羽问到“能复饮乎”,樊哙老师一饮而尽,痛斥项羽不守信用。
都是劝酒,樊哙老师这一杯帮助CEO逃出虎口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然而至今让社畜小李想不通的是,那一小杯56度的一两白酒,怎么就成了王总的面子?
按理说,王总的面子平时在帮朋友打折的时候才用的到嘛。
我们也搞不懂,李经理今天格外注意小王“看不看得起他的问题”。
他是不是忘了,这个酒局前,大家只是对接群里手打“哈哈哈哈哈哈”的陌生人呢。
当然我们都知道,最让人不满的是小李,喝完酒脸不红、走路也不晃,明显就是“没有喝到位”。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酒桌的沦丧
03:32
━━━━━
年轻人讨厌的是什么?
年轻人拒绝酒桌文化真的是因为我们不爱喝酒吗?当然不是。
正如一个女孩子说不喜欢你,根本与你爱不爱吃饺子无关一样。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国产凌凌漆》剧照
热爱凌晨的朋友,总是习惯把死党宿醉的照片发到群里共享p图;热爱朋友圈的青年,也甘愿放弃孤芳自赏的美好,接受大家的廉价的点赞;不爱热闹的打工人,也会在路边寻觅吃烧烤喝扎啤的机会。
比酒桌文化和上下级压迫感更可怕的,是酒桌上不平等的关系。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刚以新人身份进入公司,第一次部门聚餐,领导的一句别有用心的问话,一群同事就撺掇让王漫妮,连干了红白啤三杯酒。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三十而已》截图
这才是酒桌文化的可怕之处。和她一起吃饭的哪里是什么同事,都是虎视眈眈要看王漫妮出丑尴尬的人,而在那个场景里,王漫妮和领导的不对等自不用说,其他老同事也攀附在领导那边,也在给王漫妮施加压力。
如果想保住这份新工作,打开工作局面,王漫妮只能通过喝酒来化解这场危机。
不光如此。不平等关系,还将酒桌变成吹捧领导的精明强干功利场,把迎合客户的社会偏见视作“志同道合”的明证,把见缝插针地夸耀对方庸俗的生活品位和消费观念当做“会说话”“会做人”的试金石。这种酒桌文化,讨厌它的恐怕不仅是年轻人。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我在他乡挺好的》
鲁迅先生就说过,所有要通过大量喝酒来表现“能力”,并把自己变成供人娱乐的对象的酒桌,都是培养”奴性“的酒桌。
这种酒局上得利者,恐怕只有那些眯着眼看笑话的人。
那为何如此,还会有酒桌文化呢?
【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酒桌文化为何存在?
有几个理论,第一个说酒局是个测试场所,是用来测试服从性以及诚意的。
什么是测试,如果你愿意做一件事而让你做了,这不叫惊喜测试,测试你得有所牺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