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二 )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让子弹飞》剧照
谁都知道酒难喝,而且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但领导一个眼神,你就能在茫茫人海中领会意思,以不惜伤害身体的方式,举起酒杯,用你的不大的海量短暂地震慑全场,这才叫测试。
哪怕你一会就吐得死去活来,但在领导看来,这小伙子靠得住。
所谓的服从性,就是看你是否舍得用自残性行为的方式满足领导的需求,以确认你是否值得被信任。
在这个意义上,你的呕吐只是你的投名状。
第二个理论认为,酒桌承担的惩罚性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融洽人际关系。
如果深入了解酒桌文化,你就会发现酒桌上吃亏的不一定是下级,有时候也是反着来的。
我们检索到一篇论文《制度环境与治理需要如何塑造中国官场的酒文化———基于县域官员饮酒行为的实证研究》,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中国官场的酒文化,非常有意思。
有个书记这么说他在不同酒局的表现:和机关干部喝酒,主要看状态,可以喝也可以不喝,但到了在乡镇,状态再差,该干的酒、该敬的酒,绝不会少。他们这么辛苦,我喝酒不是为自己喝,我是代表县委县政府喝,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做出牺牲和贡献的干部。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书记。明说自己喝多了出丑才能让下级出气。
王漫妮|酒桌不听劝,工作多一半?
文章插图
你让下属干活,之后如何犒劳呢?不仅是物质上的激励,而且要来一次聚餐,必须要大喝多喝,露出丑态,大家开心一笑,融洽上下级关系。
论文中的例子是2015年左右的,当然在如今的党风廉政建设下,酒桌文化自然已经越来越好。
但它却反映了一个问题,酒桌文化之所以变味,是因为有些人把它当做了一种酒桌PUA的场域。
人们要怪的恐怕不是酒和酒桌,真正坏掉的,是那些不受节制的权力和附着上面的人性之暗。
试想一下,离开了酒场,你真的就有拒绝的权力吗?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很多培训机构年会上,那些没有完成业绩的员工,自扇耳光、打屁股,不仅是一种权力的公开展示,也是一种对于身体的规训。
用福柯的理论说,这是用一种公开性、可观赏性的惩罚,来建立一种行为和思想规范。
酒桌作为一个具有有限公开性的权力场域,也不例外。只不过酒桌上已经不是打屁股或者扇耳光,变成了其他对身体的驯服形式。
想想你在酒桌上的身体和表情、语言、姿势,以及喝酒的动作、敬酒词,还有压低的酒杯、喝到面红耳赤。是你想这样表现自己,还是通过多次酒桌的驯化,完成了对你身体话语的调整?
那些看似是不讲理的劝酒,其实是恶俗的企业文化以及某些不均等的社会权力造成的。最应该骂的,恐怕那些维护支持劝酒文化的那些顽固思想们。
好了,到这里咱们故事也讲了,道理也讲了。一起来评论区谈谈你对酒桌文化的经历和看法。
值班编辑 吾彦祖 校对 李世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