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人的啤酒
热天是喝啤酒的黄金季,上海人平时多吃熟啤,就是瓶装啤酒,想吃生啤则需要到店里零拷。
文章插图
热天是喝啤酒的黄金季,我把它当防暑降温的清凉饮料。一杯啤酒直溜溜下肚,旋而奔出几个荡气回肠的嗝,那才叫惬意。
啤酒分瓶罐装和零拷。瓶罐装是熟啤,上海人平时多吃瓶装。零拷是生啤,也叫鲜啤,多是上海啤酒厂的鹅牌黄啤,用槽车拉到店里零售。
喝啤酒是冰镇比常温好。没冰箱时,吃冰啤只有去店家。客居杭州,院里有口井,遂成天然冰箱。把啤酒放入网兜,扎紧口系长绳,沉入井里,喝时取出。二十多年前去西班牙,无论在帕尔玛还是塞维利亚,从酒吧餐馆到酒店,喝啤酒的杯全冰过。过去喝冰啤,酒是冰的,盛酒杯却是常温;影响了口感和享受。人家是冰酒杯配冰啤,好马配好鞍,惬意不打折。
我喝啤酒一要冰,冬天也如此,二是黄、白、黑啤中,最爱黑啤。捷克还有红啤,当地朋友说是半黑啤。上海产黑啤最早是英商怡和,在1938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有ABC狮宝酒,由益民与新加坡合资生产。
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啤酒仍是上海的紧俏商品,特别在夏天。那时,只要听得玻璃瓶碰撞声传来,立刻拎起空啤酒瓶冲出去买啤酒。几乎每户上海人家都备有空啤酒瓶,因为买啤酒要以瓶换瓶。有的店可押瓶,付一角押瓶费,给一张黄中显黑、四边磨起毛的硬板纸牌,上敲店家红图章。全家从杭州搬回上海,买啤酒没瓶,靠亲戚送几个,加上自己攒起来的酱油瓶和辣酱油瓶。
那时,啤酒不配给。只有靠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知哪家店进货或开卖,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曾听一朋友说,日本一电视台出画面竞猜:拿热水瓶和水壶的上海人排队买什么?观众无人答对。答案是:排队买啤酒。
在啤酒供应紧张的1986年,市政府发《关于控制啤酒外流的通知》:不得“卖大户”(把紧俏商品较多卖一对象),不准搭卖,销市外凭市专卖局“准运证”。
1987年,为解决吃啤酒难,“新增啤酒年生产能力6万吨”被列入上海实事工程。在梅陇建上海益民啤酒厂,牌子力波(REEB),取BEER(啤酒)头尾两字母颠倒而成;我有幸成为其质量监督员。到1993年,成为上海有啤酒生产史来第一个年销量破10万吨的企业。
不少人喝酒起步啤酒。它含酒精在3.4%到3.8%,相对黄、白酒不易醉。啤酒所标度数非酒精度,而是麦汁浓度。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被1972年世界第9次国际营养食品会议列为营养食品。
判别啤酒优劣,除要口感醇厚,我还看洁白细腻的泡沫挂杯多久。听一全国啤酒评比评委说,此为一考核指标,泡沫挂杯时间越长越好。使我想起儿时淮海路见过的一幕:营业员用勺子在生啤桶里使劲搅拌,泛起白白泡沫后再舀入杯。
上海是国内生产啤酒较早城市,始于1865年:“同治四年,英商开办中国酿酒厂,生产啤酒。”(《上海通志》)上海人吃黄酒、白酒要靠外地调入,而啤酒能地产地销。市内啤酒厂有华光(原英商怡和)、上海(原英商上海啤酒),市郊有江南(原召楼酒厂)、金山张堰、淀山湖(原青浦酒厂)。产品一流,天鹅牌12°特制获国家金质奖,上海牌12°特制、天鹅牌12°普通和光明牌10.5°普通获国家银质奖。
吃啤酒要挑牌子。而在啤酒紧俏时,能喝到就不错了。那年在农场过中秋,连队配给每人一瓶东海啤酒,没人要求吃上海或光明牌。上海人熟悉的沪产啤酒,老底子有英商建怡和啤酒厂EWO(怡和),法商中国啤酒厂CLOVE(克罗佛)和BOCK(博克),德商顺和公司UB(友啤)。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面包|东北人的“年货”8大件儿,“猫冬”就得准备,家里都得有点存货
- 红烧啤酒鳊鱼|告诉你3个诀窍,在家也能做出红烧啤酒鳊鱼
- 面包|家常美味中式特香老面包,锁住家人的胃
- 用时蔬鸡蛋吐司 可以勾住家人的胃
- 辣白菜|家常美味辣白菜 朝族泡菜 快手菜,锁住家人的胃
- 鳊鱼|红烧啤酒鳊鱼
- 车轮|上海一网红餐厅被立案调查
- 啤酒|几道家常菜做法,简单又美味,色香味俱全,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