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1、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 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 。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 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 , 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 , 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 。
2、铁画 , 也称铁花 , 安徽芜湖特产 , 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 , 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 。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 , 采用中国画章法 , 黑白对比 , 虚实结合 , 另有一番情趣 。
3、嘉善田歌是吴歌的一个品种 , 嘉善田歌是浙江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 , 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声 。田歌有独唱、对唱和以三人、五人、七人、九人组成的歌班形式演唱 , 最常见的是把当地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编成长篇 , 到处演唱 。田歌的曲调有“滴落声”、“大头歌”、“羊早头”、“落秧歌”、“平调”、“急急歌”、“小快板”等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4、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 , 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 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 , 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 , 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 , 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清康熙、乾隆年间 , 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期以后 , 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 , 仅剩下唱曲部分 , 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
推荐阅读
- 面包|5款我国“传统糕点”,虽然便宜,却是地道“老滋味”,遇见尝尝
- 保质期|在我国超市很“冷门”,外国人却把它当“口粮”,每年出口百万吨
- 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最出名的7道小吃,特色天津味,香甜酥脆,你都吃过几道呢?
- 每年7月27日是什么节日(7月27日在我国有哪些节日)
- 强制性国家标准|我国养老服务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 牛粪饼|被印度视为珍品的“牛粪饼”,一盒定价30元销往我国,自信能大卖
- 饺子|我国最喜欢吃饺子的5个省份 有你的家乡吗?
- 卤水|曾经25万一勺的鱼子酱,为何到了我国,瞬间成了“白菜价”?
- 老字号|曾经25万一勺的鱼子酱,为何到了我国,瞬间成了“白菜价”?
- 总被引频次|我国在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国际论文被引次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