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新民快评丨奢侈品包装菜场,谁是赢家?
菜场外墙被奢侈品牌包起来,显得弹眼落睛之际,还有买菜纸袋以20元的“亲民价”面向消费者。颇有一波奢侈品爱好者“买椟还珠”,收好了纸袋丢掉了菜。此事让人不禁反思——奢侈品包装菜场,谁是赢家谁得益?
文章插图
图说:菜场与奢侈品牌合作。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孙中钦 摄
【 行为艺术|新民快评丨奢侈品包装菜场,谁是赢家?】这家奢侈品不是第一次把菜场包起来。他们在米兰、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城市也有类似的“行为艺术”。艺术对商业有着降维打击,因而商业也乐于依傍艺术上升。当艺术介入日常——那不仅有话题,还可能制造热点。哪里最日常?当然是菜场!那是几十元可以买到一顿饭的菜的地方,是民以食为天的“天地”。奢侈品是啥?就是对于日常刚需而言“多出来”的东西,且上不封顶。在审美(审美的范畴包括审丑)领域里,这个叫“两极相遇”;在传播领域里,这个叫“制造话题”;在社会眼光里,这个叫“跨界破圈”……
当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量较高的国家之一,奢侈品品牌当然会更关注中国市场的话题。找娱乐明星代言,已经成为落伍甚至高危的选择。那么,干脆“落入凡间”,“拥抱人民”,但降价怎么行?不过,出个纸袋,一个纸袋暗含20元的标价,倒是一个几乎无本的生意。其口号“像×××牌子一样”也暗含了“我们就简单包装一下,但只是‘像’未必‘是’”的意思。
行为艺术嘛,可以当真,也可以完全不当真。年轻人因买满20元就可以有一个品牌袋,调侃“终于有我买得起的奢侈品”,也算对莫名高价的反讽;但年轻人若买了纸袋后丢掉菜,那就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可能吗?
若真有被丢弃的菜,可以去“参加”另外一位行为艺术家在某音乐节上发起的“遛白菜活动”,意思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有个朋友也不见得能赶走寂寞——大白菜也有随时被丢弃的可能,人也如此。看上去“遛的是白菜”,其实“遛”的是自己。同理,丢掉菜只留纸袋的,留下的也只是如一张薄纸的自己——内里,空空如也;外表,繁花灿烂;大概值几十块钱。
谁是赢家?一目了然。
朱光/文
推荐阅读
- 韩食振兴院|炸鸡是不是韩餐?最新民调:45.1%韩受访者认为调味炸鸡不是韩餐,泡菜居首
- 三只松鼠既然没有“刻意丑化”,不妨美一点|西街快评 | 东方之美
- 新京报快评|陈酿不陈:年份酒不能一直处在“模糊地带”| 窖藏
- 法国|最新民调:法国人冬季最爱吃烤奶酪
- 奶油|新民快评|掼奶油还要吃,令行禁止才是根本
- 地域美食协会拿的应该是抹布,而不是镰刀|洋葱快评| 协会
- 罗水元|“新民晚报就是我们的另一杯咖啡和奶茶”
- 图说|新民特写|陆家嘴咖啡文化节,“渣渣”为何占据C位?
- 毛肚|洋葱快评丨一份毛肚缩水38克,海底捞怎么让人相信只是个例
- 做菜|跟着张新民老师学做菜,香菇墨鱼焖鸡肉,香浓入味好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