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平|COP15上的“中科院之声”( 二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需“走出去"
在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中国承诺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这是中国作为大会主办方对缔约方和国际社会关注焦点问题的积极响应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
他指出,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资金机制相比,可用于生物多样性履约的资金“少得可怜” 。“资金严重不足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需为第15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审议通过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筹措资金 。”马克平告诉采访人员,中国政府设立基金之后,10家中国机构和企业在COP15的闭幕式上承诺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25.5亿元人民币 。
“这展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决心和行动 。希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作法和经验能够得到这些基金的资助,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以提高他们的研究和保护能力,实质性推动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的实施 。”马克平说 。
在他看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很好的做法和经验,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正在建设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都提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方案”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
“近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全球影响力提升非常快,但在科学方面‘走出去’仍远远落后于这一步伐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应该以科学为支撑,努力填补空白 。”他说 。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COP15中国代表团成员吴宁: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软硬”支撑
“COP15第一阶段会议总体来说进行得非常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各缔约方高层达成共识,有助于推动第二阶段的‘后2020年框架’的具体谈判 。”会议期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COP15中国代表团成员吴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
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员,自2016年底中国确认主办COP15以来,吴宁就参与了大会的前期工作,例如作为公约秘书处独立咨询组成员参与了关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水平等方面的工作 。
在他看来,如果把开发生物资源、建立野外观测网站、设立标本馆看作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硬件”支撑,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基于科学研究提供的政策决策咨询与建议就体现了科技智库的“软支撑” 。在吴宁看来,后一个方面尤其重要 。
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 。位于四川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也是其中之一 。自2017年国家公园体制提出开始,成都生物研究所就积极参与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来,从生物多样性评估、栖息地保护方案、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献智献策 。不止如此,无论是对于在建的川藏铁路,还是在建的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成都生物所都参与其中,为保护和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
在吴宁看来,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中科院可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利用其多学科、建制化的优势,对生物多样性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并为国家提出更加客观的决策咨询建议 。无论是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还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思想智库方面,中科院庞大的科学家队伍都无可替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