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样品|时隔40多年,中国奔向月球研究前沿
欧阳自远是我国最早和月亮“亲密接触”的人之一 。
1978年,美国前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带来一份国礼——一小块美国从月球采回来的石头 。那时,中国没有科学家做过关于月亮的实验,大家只知道有个叫欧阳自远的人“专门研究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于是叫他去领这块样品 。
就这样,欧阳自远领回了传说中的月壤 。
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它的样子:“它装在一个有机玻璃柱子里面,玻璃柱子有凸透镜作用,我以为有十来克重,高兴坏了,能用它做多少研究啊!”
结果他砸开有机玻璃柱子,石头滚出来,仅是黄豆大小 。
欧阳自远拿去一称,只有接近1克重 。“我舍不得用完这1克,有0.5克来做研究足够了 。我把另外0.5克送给北京天文台,说‘你们向国人展示一下,什么是月亮上的石头’ 。”
如今,时隔40多年,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工程顾问欧阳自远再一次见到“月亮上的石头” 。所不同的是,这块“石头”是中国人自己的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 。
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举行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发布会,欧阳自远受邀出席 。
当天,中国科学院联合多家机构面向全世界发布,中国科学家揭示了月球晚期演化的奥秘——月球在距今约20亿年仍有岩浆活动,它不但比人们想象中更“长寿”,而且“长寿”的秘诀竟然和科学界以前设想的不同,既不是因为源区富集放射性生热元素,也不是因为岩浆源区富含水而降低了熔点 。
这场重磅成果的发布会上,中外知名媒体悉数到场,单是采访人员席就摆了三大排 。除了成果本身,欧阳自远纯白且茂密的头发,以及男中音般浑厚的嗓音也非常吸引采访人员们的注意 。
新成果对比老经历,欧阳自远感慨:“这是我们用自己的(月球)样品做出来的成果,我非常振奋!”
回想1978年,欧阳自远把获赠的0.5克月壤分成几份来做实验,发表了14篇论文 。“出去参加国际会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领导说,我们什么都没讲,你怎么全知道了?” 欧阳自远说:“我们也可以解答月球的问题 。我还知道送给我们的这块‘石头’,是从哪个编号的‘石头’上敲下来的 。”
研究月亮的事,也是关乎科学真理和国家尊严的事 。
欧阳自远说,43年前研究月壤是在迎接一次“考试”,43年后的今天则是一场“探索”,“为的是做出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是显示我们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和高水平(研究能力)” 。
是探索,也是接力 。月球可以见证,过去的43年已经让一群勤奋的中国科学家修炼出揭秘太空奥秘的本领 。欧阳自远不但感慨今日的成绩,也感慨新一辈科研人员所付出的努力 。
在英雄有用武之地的重大机遇面前,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甚至变得不值一提 。
此次成果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李献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自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项目启动会举办以来,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在7天之内就完成了相关实验分析工作,14天内完成了3篇相关论文稿件 。
这样的“中国速度”是如何拼出来?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青年研究员杨蔚告诉采访人员:“要知道,有些80后自从进入研究所就在研发相关技术,十年磨一剑,只待今天!”
他说:“人的一生遇到这种大事的机会不多,我们确实有一种使命感 。每个人身上但凡有一点绝技,都特别想贡献出来 。”
杨蔚在发布会现场介绍,他所在的团队还有不少90后 。他幽默地说,这么多80后90后能参与这个项目,真的是“破四唯”,“所长把这个任务交到我们手上,我都替所长捏把汗!”
推荐阅读
- 样品|巧克力外包装被拆封过,“麦德龙”确认是样品
- 月球发光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月球为什么发光)
- 味道|时隔一年多,青云夜市路破茧成蝶,青云市集正式试营业
- 张锡明|时隔37天,庄河万达广场正式复营
- 为什么要去月球挖土(去月球挖土是什么原因呢)
- 月亮大还是星星大(月亮指的是月球吗)
- 样品|@所有人!潍坊哪家萝卜最好吃?福利来袭,快来尝鲜!
- 试验|12款儿童牛排测评:西贝莜面村样品,脂肪等含量与标称不符
- 月球简介(月球相关资料介绍)
- 月球的详细资料(月球的相关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