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水器|挺进万米深蓝,拓展深海科考( 二 )


“探索一号”实验部主任盖文庆还记得,在西南印度洋数千米冰冷海底发现的一处热液 。灯光照去,喷口周围竟出现密集的虾群 。“简直无法想象,这种震撼场景怎能不吸引人去追寻、研究呢?”
“是责任心 。”在“探索一号”的会议室里,挂着蓝底白字的横匾:“向深海深渊进军,对科考成果负责” 。潜器间里,潜航员们每次下潜前,都要对潜水器进行多达10几个小时的故障排查和检修保养工作,有时甚至要通宵鏖战;在实验室,海试装备的负责人反复调校,一丝一毫也不敢疏忽 。“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 。”“探索一号”实验部轮机长李湘湘说,“每个零件、设备都得严丝合缝,因为科考成果很可能受一处小差错影响而化为泡影 。”
“是使命感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张宇说,她只是“想为国家做点事” 。她说,“探索一号”出海后,代表的就是中国,所有科研人员怀着对大海的热情,怀着国家荣誉感,进行各自研究领域的突破,“是一件幸福的事” 。
唐元贵表示,研制深海大国重器,是深海科研工作者肩负的使命 。“深海人”在一次次经验教训中,摸爬滚打,坚守前行,“做隐姓埋名的人,干着惊天动地的事” 。
深蓝之梦 扬帆漫漫长征路
一次次的深海科考,不仅加深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带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改革进步,还填补人类在海洋物理、微生物、有机化学、地质学等研究领域的历史空白 。
【载人潜水器|挺进万米深蓝,拓展深海科考】“但目前人类在海洋面前仍是一个学生,我们还有很长的求索之路要走 。”张宏太说,装备海试只是深海科研的一张“入场券”,人们对海洋尤其深海、深渊,认识还远远不够,深海科考事业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仍存在“卡脖子”的风险,这不仅需要对海洋怀有敬畏之心,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投入、研究和试验 。
“所有的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对大海的向往 。”蔡珊雅至今记得,当她乘坐“奋斗者”号下潜时,全程几乎如同黑夜 。而一旦坐底,开灯的瞬间从舷窗向外看,鱼虾等生物游来游去,感觉“山河”就在脚下,灯光照过的海水,会呈现出渐变的蓝色,美丽而梦幻 。
她觉得这就像是深海研究的过程——深海狮子鱼为什么没有皮肤?海底为什么会形成波纹?深海的菌群是怎样相互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许多现象和事物在教材和学术论文里找不到,人们对这些问题最初满怀疑惑,但通过不断研究,总会“柳暗花明” 。
首次参航“探索一号”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硕士研究生阮东瑞,经历了海试设备多次出现故障、令他几近要放弃的“至暗时刻” 。在全船人员的帮助下,他终于一举获得宏生物的取样成功 。立志继续攻读海洋学科博士的他说,深海科考风险高、周期长,稍有疏忽就会失败;深海研究有时候可能在大量投入后一无所获,但好运一定会眷顾对大海探索永不止步的人 。“深海科考没有捷径,这个事业,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去,年轻人要准备握好接力棒 。”
未来的深海图景将会变成怎样?“从推开深海一条门缝,到打开深海大门,国家经过了多年努力 。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深海装备出现在大洋之中,勘探开发资源、保护海洋生态,我们的海洋强国之梦一定会成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程师张健说 。(赵颖全、陈凯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