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请依次朗读:蛤、蚶、蛏、蚝、蚬( 二 )
作为钱币或藏品的贝类 , 多属宝贝科 , 也称宝螺科 。 凭借小巧玲珑的体型、独特的斑纹光泽、坚固耐久的材质 , 贝壳俘获了不少人的欢心 。 就是今天 , 谁到了海边还不得在沙滩上顺几个小贝壳回家?微风一动 , 贝壳做的风铃撞得叮咚哐啷 , 吹响了多少女孩儿的海边梦 。
悬挂的贝壳 。 摄影/GoneWithTheWind , 来源 , 图虫创意
如果说宝螺科是靠颜值出道 , 那之前提到的蛤、蚶、蛏、蚝、蚬 , 可以说是凭实力吃饭了 。
在不少古籍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 《浙江通志》中记载:“蛤蜊亦云圆蛤 , 壳口有紫晕者肥美 , 善醒酒” , 在《朱君以建昌橘子见寄报以蛤蜊》一诗中还提到把蛤蜊作为珍贵的美味赠送给朋友 。 食者无不津津乐道 , 名流士族争先写文作赋 , 抒发对贝类美食的赞美 。
蛤蜊汤 。 摄影/tongro , 来源/图虫创意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是加固桥基 。 《本草图经》里面提到蚝附着在石头上生长 , 高低不平 , 连起来像一个房子 , 人们称此为蛎房 , 也叫“蚝山” 。 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 , 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海港大桥 , 其中便采用了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 。 古人利用牡蛎固着在岩石上生活的特性 , 使他们附着在桥基上生长 , 以加固桥基 。 《泊宅编》中描述道:“多取牡蛎散置桥基上 , 岁久蔓延相粘 , 基益胶固矣 。 ”为了防止取蛎时引起基石松动 , 元丰初 , 知州王祖道还奏立法 , 禁取蛎 。
洛阳桥 。 摄影/may , 来源/图虫创意
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 不断摸索 , 对贝类资源展开了丰富地观察和利用 。 那么问题来了 , 他们分得清谁是谁吗?
02 古人眼中的蛤、蚶、蛏、蚝、蚬蛤(gé) , 是有两片儿相同贝壳的贝类泛称 , 左边的“虫”表示软体类似虫 , 右边的“合”表示壳能开能合 。 “蚌”与“蛤”算是古人认知中的元老级贝类 , 一度作为贝类的泛指 , “长者通约蚌 , 圆者通约蛤” , 对其他贝类的认识也是对标这两位 。 如对蚶的描述有言:“状如小蛤而圆厚 。 ”
今天提到蛤 , 可能会想到文蛤、蛤蜊(gé lí)、花蛤等等 , 这些名词在古文献中也并不罕见 。 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蛤类至多 , 不能分别其为何蛤 , 故通谓之海蛤也 。 ”通过大小和颜色 , 古人也晓得这些蛤还是不太一样 , 但很难对其加以区分和命名 。 就算有名字 , 也常常被叫得稀里糊涂的 。 这些名称中 , 蛤蜊出现的频次非常高 。 有人认为 , 古文献中的蛤蜊应该有两个含义 , 先是蛤类的通称 , 包含文蛤等 , 从唐宋起才开始逐渐划分 , 指代那些又圆又大的蛤类 。
一开始 , 蛤作为最普通的海产品 , 地位很卑微 , 被视作低档次的食物 。 有身份的人要是吃了 , 纯属自降咖位:“若士食蛤蜊之肉 , 乃与民同食 , 安能升天?”但东晋后 , 世家大族为追求新口味 , 尝试了一下 , 瞬间沦陷 , 完全抵抗不住蛤的诱惑 , 掀起了一股食蛤风潮 , 一举扭转了过去鄙视蛤的观念 。
蛤蜊 。 摄影/Sergio Martínez , 来源/图虫创意
蚶(hān) , 与“酣”同音 。 因为贝壳表面像古式建筑屋顶的瓦垄 , 又被称为瓦屋子、瓦垄子、瓦楞子 。 蚶在《说文解字》中讲到“甘”的甲骨文外形是一个“口” , 当中的一小衡是指事符号 , 表示嘴里含着美味的食物 。 凡从“甘”取义的字皆与甘甜、美味等义有关 。 若说“贝”如其名 , 这蚶是得好吃到什么程度呢?《岭表异录》载:“多烧以荐酒 , 俗呼为‘天脔炙’” 。 烧熟后配酒 , 快乐到升天 , 是神仙才配享用的肉 。
推荐阅读
- 高校|广西这所高校湖里捞出8000斤鱼,免费请师生吃!
- 蛋黄|女士应邀参加一个宴请,看到一道菜,顿时没有胃口了
- 鲍鱼|九道冬季受宠菜式,款款自带保温功能!
- 提高免疫力|有了这些温拌鲍鱼,实力下酒
- 月饼|这所高校火了!捞1300斤鱼免费请学生吃
- 雄鱼|这所高校火了!捞1300斤鱼免费请学生吃
- 师生们|今天长沙这所高校火了!捞1300斤鱼免费请学生吃!学长学姐酸了:这可是我们喂大的
- 香菇|小鲍鱼香菇排骨炖土豆
- 口感|冬天要多吃此种菌菇,有鲍鱼的口感,猪肉的营养,却只要2块一斤
- 味美|这种野味99%的人没有吃过,看一眼都长见识,味美胜过鲍鱼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