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气候|解密东亚气候“风云故事”( 三 )


《中国科学报》: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 , 您如何理解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王会军:我所从事的大气科学中确实有很多非常基础的研究 , 例如用数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去描述大气中的非线性过程 。这些基础研究看起来距离实际应用很遥远 , 但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时间的检验 , 都会对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 。谁能想到当初提出的“蝴蝶效应”、非线性混沌理论会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研究 , 我们就不能对大气的可预报性认识得如此深入 , 也就无法改进我们的预报手段 , 进而服务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大气科学家 , 表彰他们在复杂系统方面的突破 , 也证明了基础研究终将走向实际应用 。
当然 , 这要求科学家对现实需求保持高度敏感 , 要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和情怀 。例如 , 我们会非常关注洪水、干旱、污染等问题 , 遇到大寒潮、超级梅雨等事件时 , 都会迅速部署 , 主动开展研究 。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做 , 才能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全链条 。
《中国科学报》:对于东亚气候变化系统研究这一领域未来趋势 , 您如何把握?
王会军:创新群体项目结束以后 , 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支持 , 我们的科学目标也从原来的东亚气候变化机制和预测的问题 , 扩展、深入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与海温的预测、延伸期天气预报以及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等三大关键科学问题中 。
具体而言 , ENSO的预报涉及到海洋和大气的复杂耦合 , 要提高其预报水平 , 需要构建新的动力模型 。延伸期天气预报是2周以上、3个月以内的天气预报 , 是天气预报领域新的世界性难题 , 缺乏成熟理论和方法 。面向更长期的气候“年代际预测”研究也将被提上日程 , 这类预报的目标是未来10年 , 对国家区域性规划、生态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