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吃鱼


过年过节的餐宴当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式 。中国的南方人,吃年饭时,或者其他节日与盛宴,都是必须上一条全鱼,这全鱼还不全吃掉,以表达年年有鱼(余)的寄托 。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
年年有鱼(余)的风俗自古已有,至今盛行 。此俗的源头在渔民,渔民历代身置水境,近鱼既久,则生渔俗 。渔民有此俗,源于何朝何代?受染于与之相关联的地域背景、生态环境和饮食文明的进化,总体看来,东晋是前基期,宋代是形成期 。
【过年为什么要吃鱼】渔民靠水吃鱼 。船中就餐,鱼头惯朝船大,鱼尾朝船二,船脚们则各食其近 。食毕鱼之上爿,皆忌翻身:因船“三面朝水,一面朝天”,渔民最忌“翻”字 。待食鱼之下爿时,碍于骨刺,挑之易断,等于折了船大、船二的“首尾相连”,不吉;即使骨刺不断,若食净鱼之下爿,又等于食个“漏底儿”,亦不吉 。故而食鱼习于有余,不有余则易犯忌 。
这样积久成俗,就成为船文化的一种属性,即“以鱼谐余,以鱼寓吉,以吉示富”,更是渔民祈愿船行安之,获鱼丰之,讨彩生计兴裕 。这大概是“年年有余”的原始之义 。
但其实过年吃鱼的原因不止寓意“年年有余”,还有隐秘的镇邪意义 。早在汉代画师所绘门上的扣环,多有鱼餙作镇邪物 。唐代的屋门、柜门、箱门等,都盛行鱼形拉手,以示镇邪的功能 。这影响了后世除夕年饭的鱼俗 。除夕的鱼,在餐桌上是招财,餐桌外是镇邪,只是后一种功能其隐义,逐渐为人们所淡忘 。
旧时年俗中,摆鱼也极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
鱼端上桌时的摆放,讲究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 。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