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2月22日 , 隆裕太后病逝于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 , 享年46岁 。
隆裕太后是光绪皇帝的皇后 , 却终生没有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 , 被冷落了大半辈子 , 成为后宫里郁郁寡欢、独守空房的“寡妇” , 也没有生育一男半女 。
1912年2月12 , 隆裕太后以末代皇帝溥仪的名义 , 颁发了著名的《清帝逊位诏书》 , 宣布溥仪退位 , 结束了清朝近300年国运 。
文章插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正是经隆裕太后之手 , 弄丢了大清王朝 。可是 , 隆裕太后去世后 , 却赢得了国人的尊重 。
首先 , 民国为隆裕太后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 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 , 文武官员穿孝27日 。参议院除下半旗外 , 还在2月26日休会一天 , 表示悼念之意 。
全国各地的军政要员 , 纷纷致电暂居在故宫的小朝廷 , 对隆裕太后的病逝表示哀悼 , 并各派代表入京参加2月28日举行的追悼会 。
其次 , 全国各大报刊大篇幅报道了隆裕太后去世的消息 , 并在评论里给予了高度评价 。
文章插图
《中国日报》评论:“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 , 秉性柔懦 , 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 , 抑郁深宫二十余年 。既无可誉 , 亦无可讥 。惟清廷退位 , 后力居多 , 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
《亚细亚日报》评论:“隆裕太后去岁 , 不为亲贵浮言所动 , 力主共和 , 实为有造民国 。今一日崩御 , 我五族国民 , 当同情哀悼 。”
《大公报》评论:“既非依附于帝王 , 亦未尝有垂帘之政绩 , 而独以让德高怀 , 召亿兆人之讴恩 , 曾不以国体之变迁 , 而稍驰其爱敬者 , 伊古以来 , 实惟前清隆裕太后 。”
第三 , 各国驻京公使对隆裕太后的去世表达惋惜之意 , 亲自去太和殿致祭 , 赞扬“隆裕太后英武明断主共和 , 下诏赞成 。致使糜乱之局由此大定 , 民国秩序得以保全 。
一切商场、金融均受无形之保护 , 中外同声感恩!外人之生命财产尤赖隆裕之力得以安全” 。在哀悼会期间 , 各国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
文章插图
隆裕太后为什么能在去世后赢得国人的尊重?主要是因为她在人生中最后几年的表现 , 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
如前所述 , 隆裕太后在当皇后的20年时间里 , 是后宫里的多余人 , 手里没有任何实权 。
然而 , 命运阴差阳错 , 把她送到时代的风口浪尖——1908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先后病逝后 , 由于皇帝溥仪年幼 , 由隆裕太后与摄政王载沣(溥仪生父)共同执掌大权 。几乎在一夜之间 , 隆裕太后成为慈禧太后之后最有实权的一个女人 。
文章插图
与慈禧太后不同的是 , 隆裕太后并没有在朝堂上弄权 , 也没有掌握军国大事 。她一心一意抚养溥仪 , 尽母亲的责任 , 将朝政大权交给了摄政王载沣去办理 。
不幸的是 , 载沣思想顽固保守 , 甚至比慈禧太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 又没有慈禧太后驾驭群臣的能力 , 终于将政局弄得一团糟 , 激化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后 , 载沣又推卸责任 , 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 , 把所有权力交给隆裕太后 。
接下来就是南北和谈了 。隆裕太后此前并没有掌控朝政大权的经历 , 不懂驾驭之术 , 但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大势 。在南北和谈的过程里 , 她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 , 也没有耍过任何手段 , 使得南北和谈的进程总体比较顺利 。
推荐阅读
- 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反倒亡国 三国时期孙权怎么被灭的
- 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 唐朝时期鉴真曾经几次东渡日本 历史上鉴真东渡的意义
- 明朝时期的沈万三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沈万三是谁
- 古代时期郡主与皇帝是什么关系 郡主是皇上的什么
- 历史上多尔衮和豪格有什么恩怨 关于清朝豪格简介
- 大蒜什么时候种植最佳时间 几月份是大蒜最佳栽种时期
- 清后期乌拉那拉氏消失原因 为何清朝再无乌拉那拉氏女子
- 传闻中的满清十大酷刑有多惨 清朝十大酷刑是什么
- 刘焉怎么死的 刘表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