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你为什么需要《赵氏孤儿》)
“抛开语言因素 , 这部剧如果拿到欧美去演出 , 也绝对能打!”前几天 , 一位观众看完音乐剧《赵氏孤儿》后 , 在微博上发出感慨 。
作为今年国内最受瞩目的音乐剧 , 5月27日—6月6日 , 《赵氏孤儿》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完成了首轮十场演出 。
除了场场一票难求 , 包括像胡歌、郑云龙、唐嫣、李泉、陆毅等明星 , 也被发现在不同场次低调现身观众席 。
700年前的元杂剧大IP《赵氏孤儿》 , 就这样以一种“中英混血”的方式 , 再度诞生出一个充满人性张力、悲剧美学和国际元素的创新版本 。
创排之初 , 导演徐俊就曾说过:“《赵氏孤儿》有属于我们的风骨、信仰与境界 。在爱与复仇的母题下 , 我们仰望崇高 , 也要凝视深渊 。”
一位好友在朋友圈发文 , 说自己来之前几乎翻遍了跟《赵氏孤儿》相关的资料 , 但真正置身于剧场 , 还是“数度被惊喜击中” 。
左一为徐俊
这一次 , 我们也和徐俊导演面聊 。作为中华文化经典 , 《赵氏孤儿》在数百年前是怎样“出圈”的?现在这个版本 , 如何解决了存在已久的“人性Bug”?通过对音乐剧《赵氏孤儿》世界观的构架 , 又怎样体现了它的“现代性”?
【1】
其实要说文化输出这件事情 , 《赵氏孤儿》可是妥妥的前浪 。
这个由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撰写的悲剧故事 , 讲述了晋国上卿赵盾家族惨遭屠岸贾灭门 , 草泽医生程婴献出亲生孩子换得“赵氏孤儿”平安 , 抚养他长大并最终助其复仇的传奇 。
1732年 , 法国传教士马若瑟偶尔读到了这个故事 , 大为感动 , 他在广州把它翻译成了法语 , 还写下随感:“希望欧洲人通过这部真正的中国悲剧 , 能够观察到中国文明的程度和道德观念 。”
1734年 , 法国《水星》杂志刊登了马若瑟的译文片段 , 一年之后 , 全文就在《中国通志》上发表 。
1755年 , 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独具慧眼 , 把这个本子改编成了五幕大戏《中国孤儿——孔子的伦理》 , 同年搬上舞台 , 轰动了整个巴黎 。当时火到什么程度 , 为了能买到票 , 有人直接就在剧院门口的大街上过夜 。
伏尔泰在当时的欧洲是什么影响力?四年之后 , 1759年4月 , 英国剧作家阿瑟·墨菲在伏尔泰剧本基础上改编的英文版在伦敦上演 , 还是火得一塌糊涂 。
经由英法两国的舞台轮番上演 , 《赵氏孤儿》在欧洲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 , 影响力相当于如今好莱坞经典IP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 在西方剧评人当中也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赵氏孤儿》就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 。
徐俊导演说 , 2012年 , 终于轮到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出手 , 把《赵氏孤儿》改编成了话剧 , 而他也正是用这个版本改编成音乐剧的 , “因为我内心始终存在的两个疑惑 , 被解开了 。”
推荐阅读
- 外来务工人员可以申请廉租房吗 带你深入了解租房政策
- 含羞草的叶子为什么会闭合
- 我只喜欢你电视剧剧情 我只喜欢你电视剧简介
- 冰墩墩爆红名场面合集来了,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冰墩墩的呢?
- 魔芋的热量为什么那么低 魔芋的热量低的原因
- 为什么一摸猫屁股就撅屁股
-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是什么,五分钟带你读懂它
- 一本录取分数线表 考一本需要多少分 一本分数线
- 车速一百码发动机转速应该是多少? 你知道吗
- 为什么我家猫咪不踩奶